出自宋代釋印肅《頌三門》:
古寺香華迥寂寥,焚修報國化迷流。
英賢到此須回首,撥草瞻風(fēng)笑點頭。
注釋參考
香華
佛教語。指供養(yǎng)佛前的香和花?!斗ㄈA經(jīng)·序品》:“香華伎樂,常以供養(yǎng)。”
寂寥
寂寥 (jìliáo) 空廓 open;be deserted and lonely 寂寥無人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記》 寂靜;無人倍伴的,獨自一人的 still焚修
焚香修行。泛指凈俢。 唐 司空圖 《攜仙箓》詩之五:“若道陰功能濟活,且將方寸zi{1~1}焚修。” 前蜀 杜光庭 《黃齊為二亡男助黃箓齋詞》:“伏思遷拔,唯仗焚修。”《醒世恒言·汪大尹火焚寶蓮寺》:“ 汪大尹 向 佛顯 道:‘聞得你合寺僧人,焚修勤謹,戒行精嚴,都虧你主持之功。’”《紅樓夢》第一○三回:“老道從何處焚修,在此結(jié)廬?”
報國
[dedicate oneself to the service of one's country] 為國家竭誠效力
精忠報國
詳細解釋為國家效力盡忠。 漢 馬融 《忠經(jīng)·報國》:“為人臣者官於君,先后光慶,皆君之德,不思報國,豈忠也哉!” 唐 陳子昂 《感遇》詩之三五:“感時思報國,拔劍起蒿萊?!?明 夏完淳 《六君詠·黃少保》:“亡 秦 雖不成,報國心已畢?!?徐遲 《牡丹》:“他( 李印光 )認為他看得很清楚,熱血沸騰的愛國之情雖不是沒有,殺敵報國卻不是時候?!?/p>
釋印肅名句,頌三門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