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千金璧,豈得常在璞
出自宋代張耒《寄集節(jié)二首》:
陳侯氣飄飄,誰敢易挹酌。
俊如摶風鷹,清如唳霜鶴。
高懷落俗事,見者初駭愕。
須臾發(fā)其有,珠玉隨灑落。
浩然謝畦畛,誰不愛而樂。
論交嗟我晚,玉手未暖握。
別來星一周,庭竹再飄籜。
洛陽誰知子,恐未免寂寞。
崢嶸胸中氣,誰與發(fā)其鑰。
知心古所少,獻厚報或薄。
興懷每念此,中夜情抱惡。
雖然千金璧,豈得常在璞。
山城一尊酒,子去誰酬酢。
高歌遣我思,長嘯觀寥廓。
注釋參考
雖然
雖然 (suīrán) ——用在上半句,下半句多用“但是”、“可是”、“卻”等與它呼應,表示承認前邊的為事,但后邊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even if though; although 李大伯雖然年過六十,勞動勁頭卻比得上年輕的小伙子 雖然我一見便知道是閏土,但又不是我這記憶上的閏土了?!斞浮豆枢l(xiāng)》 雖然如此,雖是這樣;即使這樣 even so 善哉。雖然,公輸盤為我為云梯,必取宋。——《墨子·公輸》 雖然,受地于先王,愿終守之,弗敢易!——《戰(zhàn)國策·魏策》千金
千金 (qiānjīn) 一千斤金子 a thousand jin gold 女兒。用于稱他人的女兒,有尊貴之意 daughter 指很多錢,形容富貴 wealthy豈得
猶怎能,怎可。《后漢書·孔融傳》:“王室大臣,豈得以見脇為辭?!?唐 李白 《擬古》詩之十二:“人生難稱意,豈得長為羣?” 宋 葉適 《朝請大夫陳公墓志銘》:“今日常文又不用,乃依群盜剽奪行之,豈得以敗亡為戲乎。” 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聞》卷四:“維正之供,至欲藉勢力以巧免,是化外也,繩以嚴刑,豈得為過?!?/p>
常在
(1).長久存在。 漢 焦贛 《易林·小畜之遯》:“天之所予,福祿常在?!?晉 陶潛 《歲暮和張常侍》:“厲厲氣遂嚴,紛紛飛鳥還。民生鮮常在,矧伊愁苦纏?!?宋 劉子翚 《次韻陳成季郡會》:“惜花意欲春常在,對酒年來飲不多?!?/p>
(2).道家脾神名。《云笈七籤》卷十一:“脾神 常在 字 魂停 ?!?/p>
(3).仙人名?!读邢扇珎鳌肪砭牛骸?李常在 , 蜀 人,少治道術,人累世見之?!?/p>
(4). 清 代宮女的名號。 清 梁章鉅 《稱謂錄·列宮》:“常在、答應,案《會典》有此二稱,位在貴人之下。蓋未有爵秩,僅供使令,猶 前漢 之家人子, 后漢 之宮人、采女是也。”
張耒名句,寄集節(jié)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