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言心已往,不待楚詞招
出自宋代謝伋《送司馬季思通守沿檄天臺二首》:
靈石山頭路,君應(yīng)訪藥寮。
竹陰竹個密,松色數(shù)章喬。
季弟方從政,孤僧伴采樵。
為言心已往,不待楚詞招。
注釋參考
為言
(1).與之說話;與之交談?!妒酚洝っ献榆髑淞袀鳌罚骸柏M寡人不足為言邪?何故哉?”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汾水》:“ 辛 貌丑,妻不為言。”
(2).猶為意?!妒酚洝す荜塘袀鳌罚骸?管仲 貧困,常欺 鮑叔 , 鮑叔 終善遇之,不以為言。”
詐偽之言。為,通“ 偽 ”?!对姟ぬ骑L(fēng)·采苓》:“人之為言,茍亦無信。”《詩·唐風(fēng)·采苓》:“人之為言,胡得焉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人之詐偽之言?!?陳奐 傳疏:“古‘為、偽、譌’三字同?!睹姟繁咀鳌疄椤x作‘偽’也。為言即讒言,所謂小行無徵之言也。”
已往
已往 (yǐwǎng) 在過去 before;previously;in the past 而今已矣!除吾死外,當(dāng)無見期。——清· 袁枚《祭妹文》不待
不待 (bùdài) 不必,不用;不等 needlessly 不待你來,他就走了楚詞
見“ 楚辭 ”。
謝伋名句,送司馬季思通守沿檄天臺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