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忍作防閑,如物有繩準
出自宋代五邁《題余君肅日嚴忍齋》:
群肅吾良朋,天資秀而穎。
以忍名其齋,求余為序引。
余聞刃制心,共字謂之忍。
一忍寬百憂,百動歸一靜。
人心本至明,萬善集虛境。
外物一障之,天真隨晦泯。
意猿肆頡頏,氣馬浪馳騁。
以忍作防閑,如物有繩準。
賢養(yǎng)心學,最切是懲忿。
愚者一不校,魯者三自省。
行行無取才,宜為夫子哂。
師德豈懦夫,見善必操秉。
唾面令自乾,可能愧不逞。
公藝忠考人,家法肅而整。
九世有盤盂,一字其要領。
愿子繼自今,去過貴乎敏。
育德必體蒙,辨義真觀井。
意融妄盡消,心清事亦省。
我少梁心氣,近亦痛除屏。
作詩雖警君,且俗以自警。
注釋參考
防閑
防,堤也,用于制水;閑,圈欄也,用于制獸。引申為防備和禁阻?!对姟R風·敝笱序》:“ 齊 人惡 魯桓公 微弱,不能防閑 文姜 ,使至yin{1|1}亂,為二國患焉。”《后漢書·列女傳·孝女叔先雄》:“家人每防閑之,經(jīng)百許日后稍懈, 雄 因乘小船,於父墯處慟哭,遂自投水死?!?丁玲 《太陽照在桑干河上》五:“他們相處越久,就越融洽,可是他們卻被猜忌了,被防閑了?!?/p>
繩準
準繩?!豆茏印ぶ婧稀罚骸笆烙闷餍?,規(guī)矩繩準,稱量數(shù)度,品有所成?!薄痘茨献印R俗訓》:“今夫為平者準,為直者繩也,若夫不在於繩準之中,可以平直者,此不共之術也。” 唐 錢珝 《授薛昭緯御史中丞制》:“宜正衣冠,立為繩準?!?明 李東陽 《重建正學書院記》:“茲又聚徒置院,為養(yǎng)蒙儲俊之計,為之標的繩準以示之?!?/p>
五邁名句,題余君肅日嚴忍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