乘危冒險(xiǎn)人,不識(shí)西山餓
出自宋代梅堯臣《舟中夜聽(tīng)汴河水聲》:
夏雨漲黃流,夜鳴鄰船柁。
乘危冒險(xiǎn)人,不識(shí)西山餓。
注釋參考
乘危
登上或踏上危險(xiǎn)之地,猶言冒險(xiǎn)?!豆茏印そ亍罚骸皾O人之入海,海深萬(wàn)仞,就波逆流,乘危百里,宿夜不出者,利在水也。” 漢 陸賈 《新語(yǔ)·輔政》:“是以圣人居高處上,則以仁義為巢;乘危履傾,則以圣賢為杖。” 唐 吳兢 《貞觀政要·論畋獵》:“圣主不乘危,不徼幸。” 金 元好問(wèn) 《贊皇郡太君墓銘》:“夫人戒之曰:‘從仕之暇,宜讀書養(yǎng)性,鞍馬間乘危蹈險(xiǎn),非書生之事?!?/p>
冒險(xiǎn)
冒險(xiǎn) (màoxiǎn) 在投機(jī)、du{1-1}博或其他靠運(yùn)氣的這一類事情中冒失敗或輸?shù)舻娘L(fēng)險(xiǎn) adventure;hazard;risk;venture 拿一生的積蓄來(lái)冒險(xiǎn) 冒險(xiǎn)登陸不識(shí)
(1).不知道,不認(rèn)識(shí)。《詩(shī)·大雅·皇矣》:“不識(shí)不知,順帝之則?!?鄭玄 箋:“其為人不識(shí)古,不知今,順天之法而行之者?!?唐 韓愈 《閔己賦》:“行舟檝而不識(shí)四方兮,涉大水之漫漫。” 魯迅 《<集外集>序言》:“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(shí)的我的幼稚,而且近乎不識(shí)羞?!?/p>
(2).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。指誤殺?!吨芏Y·秋官·司刺》:“壹宥曰不識(shí)?!?鄭玄 注:“識(shí),審也。不審,若今仇讎當(dāng)報(bào)甲,見(jiàn)乙,誠(chéng)以為甲而殺之者。”
西山
(1).西方的山?!兑住るS》:“王用享于西山?!币隇槿杖胩帯?漢 王粲 《從軍詩(shī)》之三:“白日半西山,桑梓有餘暉?!薄段倪x·李密<陳情事表>》:“但以 劉 日薄西山,氣息奄奄?!?李善 注引 揚(yáng)雄 《反騷》:“臨 汨羅 而自隕兮,恐日薄於西山。”
(2).山名。指 首陽(yáng)山 。在今 山西省 永濟(jì)縣 南。相傳 伯夷 、 叔齊 隱居于此。 晉 陸機(jī) 《演連珠》之四八:“是以吞縱之彊不能反蹈海之志,漂櫓之威不能降 西山 之節(jié)。”參見(jiàn)“ 西山餓夫 ”。
(3).山名。在 江西省 新建縣 西,一名 南昌山 ,即古 散原山 。 唐 王勃 《滕王閣序》:“畫棟朝飛 南浦 云,珠簾暮捲 西山 雨。”
(4).山名。在 四川省 北部,為 岷山 主峰。也稱 雪嶺 。 唐 李白 《思邊》詩(shī):“今歲何時(shí)妾憶君, 西山 白雪暗 秦 云?!?唐 杜甫 《野望》詩(shī):“ 西山 白雪 三城 戍, 南浦 清江 萬(wàn)里橋 ?!?/p>
(5).山名。 北京市 西郊群山的總稱。南起 拒馬山 ,西北接 軍都山 。有 百花山 、 靈山 、 妙峰山 、 香山 、 翠微山 、 盧師山 、 玉泉山 等峰,林泉清幽,為京郊名勝地。
(6).山名。在 云南省 昆明市 西南, 滇池 西岸,一稱 睡佛山 。有 華亭寺 、 太華寺 、 三清閣 、 龍門 諸勝和 聶耳 墓、 李公樸 的衣冠冢。風(fēng)景優(yōu)美,有“睡美人”之稱。
(7).山名。在 江蘇省 吳縣 西南,即 洞庭西山 ,古稱 包山 ,為 太湖 中最大島嶼。有 縹緲?lè)?、 銷夏灣 、 林屋洞 諸名勝。
梅堯臣名句,舟中夜聽(tīng)汴河水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