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復《流泉引》:
泉涓涓兮出重出,回抱山麓兮入于蒼淵。
流來孔多兮自溢于林間,出始一勺兮下合成川。
塍有稻兮垅有黍,聚以時兮令以鼓。
削高增卑兮釃渠絡縷,人不愛力兮揮鍤如雨。
川流濬兮來無窮,泥五斗兮水一鐘。
旱暵則引兮淫潦則通,自今以往兮樂我良農(nóng)。
禮有經(jīng)兮歲有蠟,羊豕勇牢兮農(nóng)舞于社。
椒香桂綠兮云車滿野,敬謝有功兮宜奠于泉下。
吾之將歸兮星律回秋,告邦人兮導畎澮之常流。
欲泉利之專兮先耘耨之不偷,無忘吾語兮若吾歲之來游。
注釋參考
耘耨
猶耕耘。一般指中耕措施。 宋 歐陽修 《再論按察官吏狀》:“蒿萊蕪穢久荒之地,必先力加墾闢芟除,待其成田,然后以時耘耨?!?清 陳確 《瞽言·原教》:“猶之五穀,雖云美種,然不耕植,不耘耨,亦無以見其美。”
不偷
(1).不茍且;不懈怠。《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》:“以俗教安,ze{1~1}民不偷?!?賈公彥 疏:“偷,茍且也?!薄盾髯印ね踔啤罚骸笆拱倮裘獗M,而眾庶不偷。”
(2).不澆?。徊惠p佻?!墩撜Z·泰伯》:“故舊不遺,ze{1~1}民不偷。” 邢昺 疏:“偷,薄也?!薄段倪x·張衡<東京賦>》:“敬慎威儀,示民不偷。” 薛綜 注:“《毛詩》曰:‘敬慎威儀,視民不佻?!?毛萇 曰:‘佻,偷也。’”
李復名句,流泉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