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南北朝沈約《和竟陵王抄書詩》:
教微因弛轡。
維峻屬貞期。
義乖良未遠(yuǎn)。
斯文炴在茲。
超河綜絕禮。
冠楚綴淪詩。
披縢辨蠹冊。
酌醴訪深疑。
澄流黜往性。
泛畧引前滋。
漢壁含遺篆。
名山多逸詞。
綠編方委閣。
素簡日盈輜。
空幸參鴛鷺。
比秀恧瓊芝。
挹流既知廣。
復(fù)道還自嗤。
注釋參考
漢壁
(1). 漢 軍壁壘?!妒酚洝の浩湮浒埠盍袀鳌罚骸安坏们?,復(fù)馳還,走入 漢 壁?!?/p>
(2).猶 孔 壁。 清 皮錫瑞 《經(jīng)學(xué)歷史·經(jīng)學(xué)流傳時代》:“ 秦政 晚謬,乃致燔燒; 漢高 宏規(guī),未遑庠序。而 叔孫生 、 伏生 皆博士故官, 杜田生 、 申公 亦先朝舊學(xué),摭拾 秦 灰之后,寶藏 漢 壁之先?!?周予同 注釋:“相傳《古文尚書》及《逸禮》等均於 漢武帝 時發(fā)壁藏得之?!稘h書》卷三十六《劉歆傳》:‘及 魯恭王 壞 孔子 宅,欲以為宮,而得古文於壞壁之中,《逸禮》有三十九篇,《書》十六篇?!稘h書·藝文志》略同。”
遺篆
(1).指古文字或古籍。因 先秦 古籍多用篆字,故稱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和竟陵王抄書》:“ 漢 壁含遺篆,名山多逸詞?!?宋 梅堯臣 《雷逸老以仿石鼓文見遺因呈祭酒吳公》詩:“心喜遺篆猶在傍,以臼易臼庸何傷?!?清 胡其毅 《題傳經(jīng)堂贈卓大傳》詩:“ 鴻都 劫火悲遺篆, 苕水 春星護(hù)下帷?!?/p>
(2).指散失的古文字或古籍?!段簳ざY志二》:“暨 秦 燔《詩》《書》,鴻籍泯滅。 漢 氏興,求拾綴遺篆。” 唐 高儉 《文思博要序》:“搢紳先生聚蠧簡於內(nèi),輶軒使者採遺篆於外?!?/p>
沈約名句,和竟陵王抄書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