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柰風篁疏雨過,颼颼。
出自元朝張雨《南鄉(xiāng)子》
午枕托冥搜。得句棲霞半嶺頭。不柰風篁疏雨過,颼颼。化蝶飛來為少留。石壁倚清秋。袖拂煙痕寫遠游。信有平生濠濮想,悠悠。身似潛魚
注釋參考
風篁
(1).謂風吹竹林。 南朝 宋 謝莊 《月賦》:“若乃涼夜自凄,風篁成韻。” 唐 鄭谷 《少華甘露寺》詩:“石門蘿徑與天鄰,雨檜風篁遠近聞。” 清 楊焯 《游弁山資福寺呈霞徹師》詩:“一片風篁擁翠微,晚鐘初動白云稀?!?/p>
(2).指風吹篁竹發(fā)出的聲響。 明 屠隆 《曇花記·尼僧說法》:“瓶水初澄,爐香正裊,簷角風篁清籟。”
(3).即 風篁嶺 。嶺下 龍井 產(chǎn)名茶。 清 龔自珍 《會稽茶》詩:“茶星夜照 越 江明,不使 風篁 負重名?!眳⒁姟?風篁嶺 ”。
颼颼
颼颼 (sōusōu) 象聲詞 形容風聲 啾啾颼颼,吟嘯相求?!獫h· 趙壹《迅風賦》 形容雨聲 風雨聲颼颼催早寒,胡雁翅濕高飛難?!啤?杜甫《秋雨嘆》張雨名句,南鄉(xiāng)子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