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朝姚燧《滿江紅八首》
崇仁送行役,回首十周星。因今常武丞去,衣繡記曾經(jīng)。西北桃源山峻,東北洞庭春盡,浩浩際滄溟。鄂渚玉薪米,連月雨冥冥。天氣佳,殊未暮,莫揚*。便令綰印遲上,誰奪老槐聽。一語嗟卑烏用,覽鏡還宜自重,如此鬢毛青。軒冕暮涂看,馭日與鞭霆。
六韶江山,十年厭、*舟還轍。但只有、日南遐域,未嘗持節(jié)。八月秋風來朔漠,燕然已沒鞍韉雪。料此時、銅柱瘴云收,無炎熱。銜尺一,行宜決。煩重為,雕題說。道皇元威德,萬方臣妾。直以越裳聲教阻,千金裝*渠誰屑。要降王、明日共軒,來金闕。
六十一年似,窗隙白駒馳。人家守歲癡計,明日怕容辭。萬事才堪一笑,何必朱顏年少,誰不侮吾衰。只看屠酥酒,先酌襁中兒。無以為,閑隱括,謫仙詩。人生日日渾醉,百歲以為期。三萬六千場耳,一日杯傾三百,巧歷算能推。試問自今去,余有幾何卮。
買地近隍壑,十頃展平瀾。相如漫說云夢,八九可胸蟠。已具扁舟放鶴,又且觀魚知樂,何忍利投竿。卻恐避地下,鷗鷺怨盟寒。屋茨茅,蹊種竹,畹滋蘭。天生此所宜著,素發(fā)瘋垂冠。手苦彎弓難合,惟有招麾毛穎,筋力尚桓桓。攜我二三子,日往將詩壇。
面勢林塘,緊橫睫、觚棱如削。還更比、城南韋杜,去天盈握。便有名園能甲乙,他山**先尊岳。甚一花一石,總都將平泉學。雖鬢發(fā),流光覺。渾未厭,明來數(shù)。有慶云善譜,新聲天樂。正樂關弓鴻鵠至,可知棄屣麒麟閣。只北山逋客負塵纓,滄浪濯。
裊裊東風,碧湘左畔群山囿。海棠無語不成蹊,桃李羞牛后。生臉朱唇暈酒。問坡仙、肝腸錦繡。未容花睡,銀燭高燒,何如晴晝。十事之中,不隨人意長居九。結貽憔悴笑靈均,蘭ィ盈襟袖。今代巫陽恐有。劍南呼、樵人畫手。向青軒底,貌取妖妍,為司花壽。
瘴海盲風,更誰避、樓船檣折。長記得、鐃歌歸路,獲嘉時節(jié)。日夜丹青麟閣夢,論功才補朱衣缺。問世間、求寵有門無,終迷轍。為此錯,平生鐵。*嶺嶠,皆炎熱。獨梅花萬里,桂林冰雪。躍馬十年銷髀肉,還游一債償難徹。笑悠悠、造物戲人哉,冠纓絕。
茲游太奇絕,我亦壯君侯。春風殷地悲歡,笳鼓萬貔貅。平昔心胸吞著,八九江南云夢,今上岳陽樓。尊酒浣塵土,山雨戰(zhàn)青油。竟陵客,又挾病,入西州。惟余與汝湍水,東決則東流。遙想凝香居右有人不。
以上姚燧作品《滿江紅》共8首
注釋參考
常武
《詩·大雅》篇名。詠 周宣王 親自率師伐 徐 ( 淮 北之夷)事。《詩·大雅·常武序》:“《常武》, 召穆公 美 宣王 也,有常德以立武事?!被蛑^“常武”是以樂名詩, 武王 克 商 樂曰《大武》, 宣王 中興詩曰《常武》。后因以謂帝王命師征伐。 宋 曾鞏 《請西北擇將東南益兵》:“陛下出眾慮之表,起百職之廢,其於常武,尤屬圣心?!?/p>
衣繡
穿錦繡衣裳。謂顯貴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為陳武帝作相時與嶺南酋豪書》:“故鄉(xiāng)如此,誠為衣繡,故人不見,還同宵錦。”
曾經(jīng)
曾經(jīng) (céngjīng) ——用在動詞前面,表示某種動作、行為或情況是以前某段時間存在或發(fā)生過的,動詞后面往往有助詞“過” have already 我曾經(jīng)做過小學教師 我曾經(jīng)到過北京姚燧名句,滿江紅八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