僖公甘避路,常相敢差肩
出自宋代喻良能《釋奠禮成上安撫大觀文十四韻》:
鉅宋中興日,全閩極治年。
保厘須碩德,鎮(zhèn)撫賴真賢。
燕寢何曾逸,儒宮最所先。
上丁將蕆事,仲月乃修虔。
铏鼎參罍洗,犧尊間豆籩。
低昂袞繡服,拜起冕旒前。
庭燎明如晝。
爐熏滃似煙。
向風入引領(lǐng),觀禮士填咽。
闔郡讙聲沸,熙朝盛事傳。
僖公甘避路,常相敢差肩。
宜有新詩播,庸昭美化宣。
陋儒何幸會,典禮獲周旋。
南紀非工部,中和豈子淵。
斐然形頌述,深愧采芹篇。
注釋參考
避路
(1).避退讓路。《晉書·石季龍載記上》:“朕聞良臣正如猛獸,高步通衢而豺狼避路,信矣哉!” 唐 李冗 《獨異志》卷中:“ 略 棄官入海,惡蟲猛獸悉避路。” 清 楊潮觀 《新豐店馬周獨酌》:“肥馬當風,蹇驢避路?!?/p>
(2).舊時禮節(jié)。遇尊長于路,避退一旁,以示敬畏?!段簳ぴ铀紓鳌罚骸爸形境鲂?,車輻前驅(qū),除道一里,王公百辟避路?!薄杜f唐書·王世充傳》:“或輕騎游歷街衢,亦不清道,百姓但避路而已?!?宋 俞文豹 《吹劍四錄》:“此正教人避路遜畔之意?!?/p>
(3).退讓;讓步。 宋 王十朋 《讀蘇文》:“至論其文之工,才之美,是宜 韓公 欲推遜 子厚 , 歐陽子 欲避路放 子瞻 出一頭地也。” 宋 張綱 《江城子·和呂丞送進士赴省》詞:“直下青冥休避路,九萬里,看摶風?!?/p>
(4).猶擇路?!端疂G傳》第三回:“逃生不避路,到處便為家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