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錢起《紫參歌》:
遠公林下滿青苔,春{1-1}藥偏宜間石開。
往往幽人尋水見,時時仙蝶隔云來。
陰陽雕刻花如鳥,對鳳連雞一何小。
春風宛轉虎溪傍,紫翼紅翹翻霽光。
貝葉經(jīng)前無住色,蓮花會里暫留香。
蓬山才子憐幽性,白云陽春動新詠。
應知仙卉老云霞,莫賞夭桃滿蹊徑。
注釋參考
貝葉經(jīng)
指佛經(jīng)。古代 印度 人寫經(jīng)于樹葉上,故稱。 唐 錢起 《紫參歌》:“貝葉經(jīng)前無住色,蓮花會里暫留香。” 明 孫柚 《琴心記·空門遇使》:“菩提樹下談玄,忘補朝陽之衲;貝葉經(jīng)邊入定,搜空透筍之衣?!?清 王攄 《教坊老叟行》:“自此焚脩奉 西竺 ,禪榻長繙貝葉經(jīng)?!币嘧鳌?貝多經(jīng) ”。 清 吳偉業(yè) 《生查子》詞:“學寫貝多經(jīng),自屑泥金粉。”
無住
佛教語。實相之異名。謂法無自性,無所住著,隨緣而起。佛教稱“無住”為萬有之本。 唐 張說 《雜詩》之四:“悟滅心非盡,求虛見后生。應將無住法,修到不成名。” 唐 謝勮 《游爛柯山》詩:“惟將無住理,轉與信人説。月影清江中,可觀不可得?!?/p>
花會
(1).舊時流行于東南沿海的一種du{1-1}博。預賭者從三十四個古人名中猜一個,中者可贏三十倍于賭注的錢。 清 俞樾 《右臺仙館筆記》卷十二:“ 黃巖縣 中盛行花會,花會者書三十四古人名,任取一名,納之筒中……於三十四人名中自認一名,各注錢數(shù)投入柜中,謂之納花會。所認之名,適合筒中之名,則筒官如其所注錢數(shù)加三十倍以酬之?!?丁玲 《慶云里中的一間小房里》:“她給了他許多鈔票,都是十元一張的,有一部分是客人給她的,有一部分是打花會贏的?!?/p>
(2). 四川 成都 一帶每年春季舉行的物資交流大會。會上各地的土特產(chǎn)集中展覽交易,同時演出民間戲曲、表演民間武術等。 郭沫若 《反正前后》第一篇:“那是 成都 辦花會的時候……那是一種博覽會的性質。” 沙汀 《防空》:“但是趁著幾個昏蟲大趕花會的時候,卻又并不打個招呼……跑回縣里去了。”
留香
(1).保留香味。《初學記》卷二五引 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銅博山香爐賦》:“ 劉公 聞之見錫, 粵 女惹之留香。” 宋 陸游 《燈下對梅花獨酌累日勞甚》詩:“移燈看影憐渠瘦,掩戶留香笑我癡?!?/p>
(2).傳說中的留香草。因其能留下芳香,故亦比喻帝王普施德惠?!端鍟らL孫晟傳》:“ 晟 以牙中草穢,欲令 染干 親自除之,示諸部落,以明威重,乃指帳前草曰:‘此根大香?!?染干 遽嗅之曰:‘殊不香也?!?晟 曰:‘天子行幸所在,諸侯躬親灑掃,耘除御路,以表至敬之心。今牙中蕪穢,謂是留香草耳?!?染干 乃悟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讀史偶述》詩之七:“新張錦幄間垂楊,四角觚稜八寳裝。藉地煖茵趺坐輭,茸茸春草是留香?!?/p>
錢起名句,紫參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