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龜山下路,誰為記豐碑
出自宋代韓元吉《故贈太師丞相文恭陳公挽詞二首》:
扶疾祗嚴詔,邦基整屢然。
紫宸朝秦事,黃閣暮興悲。
德望儀千載,恩榮冠一時。
石龜山下路,誰為記豐碑。
注釋參考
龜山
(1).山名。在 山東省 泗水縣 東北?!对姟旐灐らs宮》“奄有 龜 蒙 ” 唐 孔穎達 疏:“ 魯 境又同有 龜山 、 蒙山 ,遂包有極東之地?!?唐 李白 《紀南陵題五松山》詩:“ 龜山 蔽 魯國 ,有斧且無柯?!?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注·漸江水》:“ 浙江 又北逕 山陰縣 西,西門外百餘步,有怪山……其形似龜,故亦有 龜山 之稱也, 越 起 靈臺 於山上?!?/p>
(2).山名。在 浙江省 。
(3).山名。在 四川省 。 宋 王象之 《輿地紀勝·涪州》:“ 龜山 在 黔江 東岸之山,今州治據(jù)一小山,其形如龜?!?/p>
(4).山名。在 福建省 將樂縣 東北?!洞竺饕唤y(tǒng)志·延平府》:“ 龜山 在 將樂縣 北三里,山形如龜, 宋 楊時 歸休於此,因號 龜山 ?!?/p>
(5).山名。在 湖北省 武漢市 漢陽城 東北, 長江 之濱,與 武昌 之 蛇山 隔 江 相望。又稱 魯山 、 大別山 。
(6).山名。在 江蘇省 盱眙縣 。相傳 禹 治 淮 ,獲水神 無支祁 ,鎮(zhèn)之 龜山 之下,即此。參閱《大平寰宇記·臨淮縣》。
(7).山名。在 江蘇省 蘇州市 鄧尉山 北。
下路
(1).前方;路邊?!俄n非子·十過》:“ 韓 使人之 楚 , 楚王 因發(fā)車騎陳之下路,謂 韓 使者曰:‘報 韓君 言弊邑之兵今將入境矣。’”《南史·謝靈運傳》:“后 秦 郡府將 宋齊 受使至 涂口 ,行達 桃墟村 ,見有七人下路聚語,疑非常人,還告郡縣,遣兵隨 齊 掩討禽之?!?元 宮大挺 《七里灘》第三折:“見旗幟上月華日精,諕的些居民從速風迸,呈百般的下路潛藏無掩映,不知您,帝王情,是怎生?!?/p>
(2).猶言下江,指 長江 下游的地方?!缎咽篮阊浴げ倘鸷缛倘鑸蟪稹罚骸斑@番在下路脫了糧食,裝回頭貨回家,正趁著順風行走?!薄抖膛陌阁@奇》卷三:“他有個妹子,嫁與下路人,住在 前門 ?!薄度辶滞馐贰返谑兀骸?宦成 聽見那兩個戴方巾的説的都是些 蕭山縣 的話--下路船上,不論甚么人,彼此都稱為‘客人’。”
(3).路為 宋 、 金 、 元 行政區(qū)劃名, 元 定轄區(qū)戶數(shù)在十萬以下者為下路。《元史·選舉志一》:“﹝ 至元 六年﹞十二月,中書省定學制頒行之,命諸路府官子弟入學,上路二人,下路二人,府一人,州一人?!眳⒁姟?上路 ”。
豐碑
豐碑 (fēngbēi) 高大的石碑,比喻不朽的杰作,偉大的功業(yè),有永久價值的證物或著名的事例,尤指值得記載或保存的藝術上或智慧上的成就 monument;(fig) monumental work 記德豐碑,所以垂名跡于不朽,樹風聲于沒世。——《隋書·楊素傳》韓元吉名句,故贈太師丞相文恭陳公挽詞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