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方回《贈葉宗貴一山》:
一山葉翁七十二,齒牙禿缺面不媚。
忽然袖詩叩我門,偏貝疇能辦茲事。
才德豈關(guān)貌妍丑,西子□□孟光膩。
三十年許舊相識,翁攝官霅我半刺。
兵銷甲解各不死,我嘗作郡翁弗至。
鴻翔燕蟄蓬飄風,會合良難別離易。
往不可追來叵測,人生恍惚如夢寐。
邂逅尚肯匡解頤,當為酒樓謀一醉。
雙臺方叟七十六,二十七霜絕俸祿。
幸與陵陽牟先生,丁亥同生共星宿。
先生擘箋介翁來,筆勢云煙字珠玉。
翁索我詩紙七尺,見示諸公詩一軸。
孟能靜吟我所畏,趙子昂寫我所服。
我詩初學張文潛,晚悟后山拜山谷。
頗通大道合自然,拙樸有余巧不足。
近世后生宗許渾,可謂諺云狗尾續(xù)。
至當之論天地中,不可違異必合同。
詩自明良賡歌起,以至孔刪雅頌風。
蘇李曹陶唐甫白,慶歷元佑乾淳宗。
是為四始大正派,姓名太陽燭天紅。
軻死不傳忽復傳,道學一燈垂天窮。
二程張子之所得,南渡前有灣溪翁。
何人實編道命錄,南渡后有張宣公,南渡后有朱文公。
學詩本是一小藝,彼哉自謂晚唐夜雨鳴秋蛬。
注釋參考
至當
至當 (zhìdāng) 極其適當 most suitable 用詞至當論天
(1).討論天象?!读簳と辶謧鳌ご揿`恩》:“先是儒者論天,互執(zhí)渾、蓋二義,論蓋不合於渾,論渾不合於蓋?!?/p>
(2).相傳 孔子 東游,見兩小兒辯論。問其故。一兒曰:“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,而日中時遠也。一兒以日初出遠,而日中時近也?!彪p方各持其理,連 孔子 也不能決斷。事見《列子·湯問》。后遂用為典故,以“論天”形容兒童聰敏。 北周 庾信 《傷王司徒褒》詩:“青衿已對日,童子即論天?!?/p>
地中
(1).地平面以下;地面以下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水由地中行, 江 、 淮 、 河 、 漢 是也?!?宋 沉括 《夢溪筆談·雜志一》:“蓋石油至多,生於地中無窮,不若松木有時而竭?!?明 徐弘祖 《徐霞客游記·粵西游日記三》:“蓋他處水皆轉(zhuǎn)峽出,必有一洩水門,惟此地明洩澗甚少,水皆從地中透去。”
(2).大地的正中?!吨芏Y·地官·大司徒》:“正日景以求地中……日至之景,尺有五寸,謂之地中。” 孫詒讓 正義:“地中者,為四方九服之中也?!盾髯印ご舐云吩疲河呐?,莫如中央。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?!?/p>
(3).泛指地理位置居中。 唐 韓愈 《衢州徐偃王廟碑》:“ 秦 處西偏,專用武勝…… 徐 處得地中,文德為治?!?/p>
不可
不可 (bùkě) 不可能;不可以 should not 兼與藥相粘,不可取?!巍ど蚶ā秹粝P談·活板》 學不可以已。——《荀子·勸學》 決不能,必須不 must not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。——《資治通鑒》 不可一概而論 與“非”搭配,表示必須或一定 simply must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,我非去不可違異
見“ 違異 ”。
亦作“ 違異 ”。1.離別;分離。 漢 阮瑀 《為曹公作書與孫權(quán)》:“亦猶姻媾之義,恩情已深。違異之恨,中間尚淺也。” 清 惲敬 《答趙青州書》:“ 敬 嘗觀之古人,其畜道德,能文章者,饑寒之外,復多變故,或家室違異,或朝廷歧阻?!?/p>
(2).不一致;違背?!赌淆R書·禮志上》:“ 漢 元鼎 五年,以辛巳行事,自后郊日,略無違異?!薄顿Y治通鑒·唐太宗貞觀三年》:“謂羣臣曰:‘中書、門下,機要之司,詔敕有不便者,皆應(yīng)論執(zhí)。比來唯睹順從,不聞違異。’” 郁達夫 《春風沉醉的晚上》三:“我穿的那件破棉袍子,還覺得不十分與節(jié)季違異。”
合同
合同 (hétong) 兩人或幾人之間、兩方或多方當事人之間在辦理某事時,為了確定各自的權(quán)利和義務(wù)而訂立的各自遵守的條文 agreement;contract方回名句,贈葉宗貴一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