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艾性夫《穆陵大禮圖》:
丹青百丈鵝溪絹,縹軸南郊大禮圖。
官隸威儀猶是漢,山河風(fēng)景已非吳。
秋陰汾水年年雁,月黑連昌夜夜狐。
輦路莫驚荒草暗,鮧膏燈滅出金鳧。
注釋參考
丹青
丹青 (dānqīng) 丹和青是我國(guó)古代繪畫(huà),常用的兩種顏色,借指繪畫(huà) painting 竹帛所載,丹青所畫(huà)?!稘h書(shū)·蘇武傳》 尤善丹青?!稌x書(shū)·顧愷之傳》百丈
(1).極言高、深或遠(yuǎn)。 漢 枚乘 《七發(fā)》:“上有千仞之峯,下臨百丈之谿?!?南朝 梁 沉約 《新安江水至清淺深見(jiàn)底貽京邑游好》詩(shī):“千仞寫(xiě)喬樹(shù),百丈見(jiàn)游鱗?!?唐 韓愈 《次同冠峽》詩(shī):“落英千尺墮,游絲百丈飄。”《北史·西域傳·小月氏國(guó)》:“其( 小月氏國(guó) )城東十里,有佛塔,周三百五十步,高八十丈……所謂百丈佛圖也?!?/p>
(2).牽船的篾纜?!端螘?shū)·朱超石傳》:“時(shí)軍人緣 河 南岸,牽百丈, 河 流迅急,有漂渡北岸者,輒為虜所殺略。” 唐 杜甫 《十二月一日》詩(shī)之一:“一聲何處送書(shū)雁,百丈誰(shuí)家上瀨船?!?宋 程大昌 《演繁露·百丈》:“ 杜 詩(shī)舟行多用百丈,問(wèn)之 蜀 人,云,水峻岸石又多廉稜……故劈竹為大瓣,以麻索連貫其際,以為牽具,是名‘百丈’?!薄缎咽篮阊浴お?dú)孤生歸途鬧夢(mèng)》:“從此一路都是上水,除非大順風(fēng),方使得布帆,風(fēng)略小些,便要扯著百丈。你道怎么叫做百丈?原來(lái)就是縴子?!?清 黃遵憲 《下水船歌》:“百丈橫牽上瀨舟,三朝三暮見(jiàn) 黃牛 。”
(3).借指井繩。 唐 杜甫 《銅瓶》詩(shī):“銅瓶未失水,百丈有哀音。”
(4). 唐 代名僧 懷海 ,住 洪州 百丈山 ,因以為號(hào),稱(chēng)“百丈禪師”。參閱《景德傳燈錄·洪州百丈山懷海禪師》。
鵝溪絹
亦作“鵞溪絹”。產(chǎn)于 四川省 鹽亭縣 鵝溪 的絹帛。 唐 代為貢品, 宋 人書(shū)畫(huà)尤重之?!缎绿茣?shū)·地理志六》:“ 陵州 仁壽郡 ,本 隆山郡 , 天寶 元年更名。土貢:麩金、鵝溪絹、細(xì)葛?!?宋 周紫芝 《竹坡詩(shī)話(huà)》:“余嘗戲作小詩(shī),用 少陵 事云:‘百尺寒松老干枯, 韋郎 筆妙古今無(wú)。何如莫掃鵝溪絹,留取 天吳 紫鳳圖。’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清風(fēng)使節(jié)圖》詩(shī):“愿將十丈鵞溪絹,再作青青玉筍圖?!币嗍》Q(chēng)“ 鵝溪 ”。 宋 蘇軾 《文與可有詩(shī)見(jiàn)寄次韻答之》:“為愛(ài)鵝溪白繭光,掃殘雞距紫毫芒。” 宋 黃庭堅(jiān) 《題鄭防畫(huà)夾》詩(shī)之二:“欲寫(xiě) 李成 驟雨,惜無(wú)六幅鵝溪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畫(huà)蘭曲》:“聞道羅幃怨離索,麝煤鵞絹閒常作?!?/p>
南郊
(1).都邑南面的地區(qū)。《書(shū)·甘誓》:“ 啟 與 有扈 戰(zhàn)于 甘 之野?!?孔穎達(dá) 疏引 漢 馬融 云:“ 甘 , 有扈 南郊地名?!?唐 李庾 《西都賦》:“ 隋苑 廣袤,罝籠 南山 ,占地萬(wàn)頃,不為人間, 齊門(mén) 失耕,禽游獸閑,代謝物移,繚垣不完。此南郊之事也。”
(2).古代天子在京都南面的郊外筑圜丘以祭天的地方?!抖Y記·月令》:“﹝孟夏之月﹞立夏之日,天子親帥三公、九卿、大夫,以迎夏於南郊?!薄斗Y梁傳·僖公三十一年》:“免牲者為之緇衣熏裳,有司玄端奉送,至於南郊。”《明史·英宗后記》:“五年春正月庚戌,大祀天地於南郊。”
(3).特指帝王祭天的大禮?!赌鲜贰に紊俚奂o(jì)》:“秋九月丁未,有司奏 武皇帝 配南郊, 武敬皇后 配北郊?!薄独m(xù)資治通鑒·宋仁宗慶歷元年》:“今因南郊,宜推曠恩,以示綏懷之意?!?/p>
大禮
大禮 (dàlǐ) 大關(guān)節(jié)目,與瑣屑末務(wù)相對(duì) matter of honour;matter of principle 大禮不辭小讓?!妒酚洝ろ?xiàng)羽本紀(jì)》艾性夫名句,穆陵大禮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不滅少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