縱令酒盞能頻把,孰若詩筒得屢通
出自宋代趙蕃《次韻在伯夏夜獨(dú)坐見懷之作》:
暑氣侵人抵病中,闕然求舊管城公。
相逢共說山中月,有贈(zèng)忽來天未風(fēng)。
君向離騷熟蘭芷,我于爾雅昧魚蟲。
縱令酒盞能頻把,孰若詩筒得屢通。
注釋參考
縱令
縱令 (zònglìng) 即使——用在偏正復(fù)句的偏句,表示假設(shè)的讓步,即退一步提出某種情況 even if;though;even though 縱令失敗,我們也要繼續(xù)試驗(yàn)酒盞
亦作“ 酒琖 ”。亦作“ 酒醆 ”。小酒杯。 唐 杜甫 《酬孟云卿》詩:“但恐銀河落,寧辭酒盞空。” 宋 柳永 《看花回》詞:“畫堂歌管深深處,難忘酒琖花枝。” 宋 蘇軾 《題子明詩后》:“吾少年望見酒盞而醉,今亦能三蕉葉矣。” 宋 蘇軾 《次韻送徐大正》:“別時(shí)酒醆照燈花,知我歸期漸有涯?!?金 元好問 《又解嘲》詩之二:“詩卷親來酒醆疎,朝吟竹隱暮 南湖 。” 清 陳沂震 《云安》詩:“ 云安 麴米今何有,寂寞誰憐酒盞空。”
孰若
猶何如,怎么比得上。表示反詰語氣?!逗鬂h書·逸民傳·龐公》:“夫保全一身,孰若保全天下乎?” 唐 柳宗元 《童區(qū)寄傳》:“為兩郎僮,孰若為一郎僮耶?” 宋 沉括 《夢(mèng)溪筆談·官政二》:“與其害農(nóng),孰若取之於商賈?” 明 唐順之 《條陳薊鎮(zhèn)練兵事宜》:“與其懲既往之躭誤,孰若慎將來之責(zé)成?”
詩筒
亦作“ 詩筩 ”。1.盛詩稿以便傳遞的竹筒。 唐 白居易 《秋寄微之十二韻》:“忙多對(duì)酒榼,興少閲詩筒?!弊宰ⅲ骸按嗽?杭州 ,兩 浙 唱和詩贈(zèng)答,於筒中遞來往。” 元 胡助 《南城試院和王子肅韻》之二:“簾外官閑深院鎖,詩筒來往不嫌多?!薄都t樓夢(mèng)》第二二回:“太監(jiān)又將頒賜之物送與猜著之人,每人一個(gè)宮製詩筒,一柄茶筅?!?/p>
(2).喻指滿腹詩才的詩人。 元 張可久 《折桂令·西湖懷古》曲:“飛來何處奇峰,笑引吟翁,醉倒詩筩。”
趙蕃名句,次韻在伯夏夜獨(dú)坐見懷之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