豈知人、年來悶損,被名利拘縛
出自宋代佚名《永遇樂(客答梅)》:
玉骨冰肌,野墻山徑,煙雨蕭索。
公子豪華,貪紅戀紫,誰分憐孤萼。
想應(yīng)窺見,潘毛{1~1}相似,故把素懷相托。
豈知人、年來悶損,被名利拘縛。
。
當歌對酒,如癡如夢,欲笑啼痕先落。
二十年前,歡娛一醉,不忍思量著。
衾寒枕冷,不教孤另,不是自家情薄。
枉將心、千尤萬殢,算應(yīng)殢著。
注釋參考
知人
(1).謂能鑒察人的品行、才能?!稌じ尢罩儭罚骸爸藙t哲,能官人。”《史記·宋微子世家》:“ 宋宣公 可謂知人矣,立其弟以成義,然卒其子復(fù)享之?!?宋 曾鞏 《贈黎安二生序》:“二生固可謂魁奇特起之士,而 蘇君 固可謂善知人者也?!?清 錢謙益 《兵部職方清吏司主事徐日久授承德郎制》:“擇將如擇醫(yī),以知人為能事?!?/p>
(2).謂懂人事?!妒酚洝ぺw世家》:“ 趙簡子 疾,五日不知人,大夫皆懼?!?/p>
(3).謂懂得人事變化之道?!抖Y記·中庸》:“質(zhì)諸鬼神而無疑,知天也;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,知人也。” 鄭玄 注:“知天、知人,謂知其道也?!?/p>
有智慧的人?!蹲髠鳌は骞哪辍罚骸扒曳蚣鹊?,而求降階者,知人也。” 林堯叟 注:“明智之人,乃能思降。知,音智?!?唐 韓愈 《贈太傅董公行狀》:“公之將薨也,命其子三日歛。既歛而行,於行之四日, 汴州 亂。故君子以公為知人?!?/p>
年來
1.近年以來或一年以來。 2.年歲到來。悶損
猶煩悶。 宋 李清照 《王樓春》詞:“道人憔悴春窗底,悶損闌干愁不得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辛十四娘》:“生素不羈,向閉置庭中,頗覺悶損:忽逢劇飲,興頓豪,無復(fù)縈念?!?歐陽山 《苦斗》四三:“ 周炳 覺得一切都不如意,十分悶損?!?/p>
名利
名利 (mínglì) 指名位和利益 fame and wealth 不求名利 清除名利思想拘縛
束縛;拘束。 南朝 宋 劉敬叔 《異苑》卷五:“ 吳郡 桐廬 有 徐君廟 , 吳 時所立。左右有為劫盜非法者,便如拘縛?!?金 劉汲 《慶州回過盤嶺宿義園》詩:“山從林杪出,路到水邊無。拘縛嗟微宦,崎嶇走畏途。”《水滸傳》第十六回:“怎知客人為些微名薄利,又無枷鎖拘縛,三伏內(nèi),只得在那途路中行。”
佚名名句,永遇樂(客答梅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