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鄭損《藝堂》:
堂開凍石千年翠,藝講秋膠百步威。
揖讓未能忘典禮,英雄孰不慣戎衣。
風波險似金機駭,日月忙如雪羽飛。
莫怪尊前頻浩嘆,男兒志愿與時違。
注釋參考
揖讓
(1).賓主相見的禮儀。《周禮·秋官·司儀》:“司儀掌九儀之賔客擯相之禮,以詔儀容、辭令、揖讓之節(jié)?!薄蹲髠鳌ふ压迥辍罚骸?子大叔 見 趙簡子 , 簡子 問揖讓、周旋之禮焉,對曰:‘是儀也,非禮也。’” 漢 劉向 《說苑·君道》:“今王將東面,目指氣使以求臣,則廝役之材至矣;南面聽朝,不失揖讓之禮以求臣,則人臣之材至矣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審舉》:“燎火及室,不奔走灌注,而揖讓盤旋,吾未見焚之自息也?!?/p>
(2).指禮樂文德?!稘h書·禮樂志》:“揖讓而天下治者,禮樂之謂也。”參見“ 三揖三讓 ”。
(3).禪讓。讓位于賢。《韓非子·八說》:“古者人寡而相親,物多而輕利易讓,故有揖讓而傳天下者……當大爭之世而循揖讓之軌,非圣人之治也?!薄赌淆R書·劉祥傳》:“故揖讓之禮,行乎 堯 舜 之朝,干戈之功,盛於 殷 周 之世?!?徐特立 《關于研究歷史的幾個重要問題》:“由 堯 舜 揖讓進到 禹 傳子,是歷史發(fā)展一個必然階段?!?/p>
典禮
典禮 (diǎnlǐ) 隆重地舉行的儀式 ceremony;celebration 開學典禮英雄
英雄 (yīngxióng) 非凡出眾的人物。指見解、才能超群出眾或領袖群眾的人 hero 總攬英雄?!度龂尽ぶT葛亮傳》 英雄樂業(yè)。 英雄無覓孫仲謀處。—— 宋· 辛棄疾《永遇樂·京口北固亭懷古》不慣
(1).未經(jīng)馴順。 唐 杜甫 《瘦馬行》:“去歲奔波逐餘寇,驊騮不慣不得將。” 仇兆鰲 注引 張遠 曰:“不慣不將,未調(diào)習者不得用。”
(2).不習慣。如:這地方天氣太熱,我實在過不慣。
戎衣
戎衣 (róngyī) 軍服、戰(zhàn)衣 military uniform鄭損名句,藝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