納節(jié)便應歸法從,中途已報制書行
出自宋代秦觀《林次中奉使契丹劉仲平出倅鄆州同舍十有六人》:
鮮車百乘使龍庭,路指全燕古北平。
祖帳列仙修故事,行臺諸部奏新聲。
留犁撓酒知胡意,尺牘移書示漢情。
納節(jié)便應歸法從,中途已報制書行。
注釋參考
納節(jié)
納還朝廷所賜的旌節(jié)。亦借指辭官?!缎绿茣R映傳》:“ 滑毫 節(jié)度使 令狐彰 署掌書記, 彰 疾甚,引 映 託后事。 映 因説 彰 納節(jié),歸諸子京師?!薄端问贰ぴ里w傳》:“ 飛 與 庶 書:‘今歲若不舉兵,當納節(jié)請閑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贈何匡山》詩:“早年納節(jié)臥滄浪,回首風塵鬢髮蒼。”
法從
(1).跟隨皇帝車駕;追隨皇帝左右。《漢書·揚雄傳上》:“又是時 趙昭儀 方大幸,每上 甘泉 ,常法從,在屬車間豹尾中。” 顏師古 注:“法從者,以言法當從耳,非失禮也。一曰從法駕也?!?明 歸有光 《顧夫人八十壽序》:“公以宿學元老,侍經(jīng)幄,備顧問,從容法從,三十餘年?!?/p>
(2).指皈依佛法的弟子。 明 無名氏 《四賢記·社會》:“你本是將臺上的先鋒,那里是空門中的法從!”
中途
中途 (zhōngtú) 半路;進程中間 halfway;midway 中途退出制書
古代皇帝命令的一種。 漢 蔡邕 《獨斷》:“其(皇帝)命令:一曰策書,二曰制書,三曰詔書,四曰戒書?!薄逗鬂h書·蔡邕傳》:“時頻有雷霆疾風,傷樹拔木,地震、隕雹、蝗蟲之害。又 鮮卑 犯境,役賦及民。六年七月,制書引咎,誥羣臣各陳政要所當施行?!?宋 陸游 《賀黃樞密啟》:“恭審顯膺制書,進貳樞府。”參閱《唐六典·中書》。
秦觀名句,林次中奉使契丹劉仲平出倅鄆州同舍十有六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