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方干《山中即事》
趨世非身事,山中適性情。野花多異色,幽鳥少凡聲。
樹影搜涼臥,苔光破碧行。閑尋采藥處,仙路漸分明。
注釋參考
趨世
奔走于世俗之事。 宋 蘇軾 《海月辯公真贊》:“人皆趨世,出世者誰?” 宋 林逋 《贈胡乂》詩:“高節(jié)嫌趨世,常流笑學仙?!?/p>
身事
(1).指人的經(jīng)歷和遭遇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游思賦》:“撫身事而識苦,念親愛而知樂?!?前蜀 韋莊 《與東吳生相遇》詩:“十年身事各如萍,白首相逢淚滿纓?!?/p>
(2).指行蹤。 唐 杜甫 《樓上》詩:“皇輿三極北,身事五湖南?!?/p>
(3).自身的事情。 唐 趙嘏 《寄歸》詩:“早晚粗酬身事了,水邊歸去一閒人?!?/p>
(4).親身事奉。《太平廣記》卷一八三引 宋 孫光憲 《北夢瑣言·陸扆》:“ 扆 為宰相 韋昭度 所知,欲身事之速了,屢告 昭度 ?!?/p>
中適
(1).中正適當。 漢 賈誼 《新書·容經(jīng)》:“言秉中適而據(jù)乎宜。” 漢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深察名號》:“用權(quán)於變,則失中適之宜。”《文選·何晏<景福殿賦>》:“故冬不凄寒,夏無炎燀。鈞調(diào)中適,可以永年。” 李善 注引 高誘 曰:“適,中也?!?/p>
(2).心中安適。 唐 白居易 《負冬日》詩:“外融百骸暢,中適一念無。”
性情
性情 (xìngqíng) 人的稟性和氣質(zhì);性格,脾氣 disposition;temper 易發(fā)怒的性情 必句性情?!濉?黃宗羲《柳敬亭傳》 人之性情方干名句,山中即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干戈在眼心還折,勛業(yè)何時鬢早秋作者:王之道作品:和州得旨移粟宣城舟中和何希淵韻
- 那于俯仰間,用此委曲情。作者:蘇軾作品:次丹元姚先生韻(〔底本二首詩合為一首,今
- 草色斑斑春雨晴,利仁坊北面西行。
- 有來二妙吟,驪珠粲盈笈作者:史彌寧作品:六亭為邵陽登臨之勝識其名於千巖之詩稔矣乃
- 如何不言不語,莫問是同是別作者:周必大作品:堵{左阝右叟}智莊僧德永寫余真求贊
- 崩騰直自天邊落,拳握空夸席上珍作者:趙蕃作品:周愚卿求所藏靈壁石名堆云
- 求福今無數(shù),不將陳蔡看
- 風吹粉籜香,雨洗蒼苔冷,老仙翁筆底作者:徐再思作品:【雙調(diào)】沉醉東風 息齋畫竹
- 宣布來千里,興行自一同
- 先向紅妝添曉夢,爭來白發(fā)送新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