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容定中起,痛念十使結(jié)
出自宋代釋曇華《吉彬老二侄女繡普賢菩薩求贊》:
吳門吉彬老,壽年可及百。
骨目清且癯,施為有標(biāo)格。
行步快如風(fēng),談笑氣不乏。
窮之無他術(shù),一味好佛法。
每親善知識,言下究生殺。
家有二侄女,貞姿迥超拔。
自幼不茹葷,晨昏常燕默。
從容定中起,痛念十使結(jié)。
顯塵劫大愿,運(yùn)針發(fā)五色。
幻普賢妙身,應(yīng)現(xiàn)四菩薩。
等十方虛空,皎若揭日月。
大哉白象王,群狐悉彌滅。
當(dāng)知妙殊勝,豈在別處設(shè)。
若從自己求,猶如病作熱。
如是名正觀,不爾是邪說。
注釋參考
從容
從容 (cóngróng) 悠閑舒緩 calm 聽小子從容的表白出來?!冻蹩膛陌阁@奇》 從容應(yīng)付 充裕;寬裕 plentiful 時間從容 休息 rest 神僧且從容一日。——《西游記》痛念
謂顧念其痛而撫慰之。《左傳·昭公三年》“民人痛疾,而或燠休之” 晉 杜預(yù) 注:“燠休,痛念之聲。” 孔穎達(dá) 疏引 服虔 曰:“燠休,痛其痛而念之。若今小兒痛,父母以口就之曰燠休,代其痛也。”
十使
佛教以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為五鈍使,身見、邊見、邪見、見取見、戒禁取見為五利使,統(tǒng)稱“十使”,又稱十大惑或十根本煩惱。 南朝 梁 王僧孺 《禮佛唱導(dǎo)發(fā)愿文》:“身口為十使所由,意思乃八疵之主?!?南朝 梁 庾肩吾 《曲水聯(lián)句·八關(guān)齋夜賦四城門更作》之三:“愿引三涂眾,俱令十使伏?!?/p>
釋曇華名句,吉彬老二侄女繡普賢菩薩求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小忍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