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不壞,合朋合德,三教同歸
出自宋代夏元鼎《沁園春(和呂洞賓)》:
大道無名,金丹有驗,工夫片時。
似嬰兒嬌俊,不離門戶,盈盈姹女,緩步深幃。
二八當年,黃婆匹配,隔礙潛通勢似危。
須臾見,見靈明寶藏,一點星飛。
其時。
似執(zhí)躬圭。
深保護陰陽造化兒。
轉南辰北斗,回風混合,雷轟雨驟,只許天知。
夢幻浮生,天長地久,云路著鞭休要遲。
金不壞,合朋合德,三教同歸。
注釋參考
合德
(1).猶同德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譴告》:“天人同道,大人與天合德?!?唐 黃滔 《御試良弓獻問賦》:“乾坤與之而合德,夷夏有之而一貫?!眳⒁姟?合 ”。
(2). 漢 代美女。 趙飛燕 之妹。相傳其膚滑體香,性醇粹,善音辭。為卷發(fā),號新髻,為薄眉,號遠山黛。后為 成帝 所幸,謂為溫柔鄉(xiāng)。見《趙飛燕外傳》。 明 謝肇淛 《五雜俎·人部四》:“ 飛燕 掌上可舞, 合德 膚滑不濡, 文君 眉若遠山, 麗華 名動人主?!?清 朱錫 《幽夢續(xù)影》:“水仙……以 西子 為色,以 合德 為香,以 飛燕 為態(tài),以 宓妃 為名,花中無第二品矣?!?/p>
三教
(1). 漢 儒謂 夏 尚忠, 殷 尚敬, 周 尚文,稱為“三教”。 漢 班固 《bai{1*1}虎通·三教》:“王者設三教者何…… 夏 人之王教以忠,其失野,救野之失莫如敬; 殷 人之王教以敬,其失鬼,救鬼之失莫如文; 周 人之王教以文,其失薄,救薄之失莫如忠?!?/p>
(2).指儒家的施教內容,包括六德、六行、六藝、合稱“三德”。 漢 徐干 《中論·治學》:“先王立教官,掌教國子。教以六德,曰智、仁、圣、義、中、和。教以六行,曰孝、友、睦、姻、任、恤。教以六藝,曰禮、樂、射、御、書、數(shù)。三教備,而人道畢矣?!?/p>
(3).佛教傳入我國后,稱儒、道、釋為“三教”。《北史·周本紀下》:“十二月癸巳,集羣官及沙門道士等,帝升高座,辨釋三教先后。以儒教為先,道教次之,佛教為后?!?唐 牛肅 《牛應貞》:“學窮三教,博涉多能?!?明 陶宗儀 《輟耕錄·三教》:“上問曰:‘三教何者為貴?’對曰:‘釋如黃金,道如白璧,儒如五穀?!显唬骸羧?,則儒賤邪?’對曰:‘黃金白璧,無亦何妨;五穀於世,豈可一日闕哉!’” 魯迅 《華蓋集·補白二》:“佛教初來時便大受排斥,一到理學先生談禪,和尚做詩的時候,‘三教同源’的機運就成熟了?!?/p>
同歸
同歸 (tóngguī) 有同樣的結局或目的 go to same goal夏元鼎名句,沁園春(和呂洞賓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