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白居易《和知非》
因君知非問,詮較天下事。
第一莫若禪,第二無如醉。
禪能泯人我,醉可忘榮悴。
與君次第言,為我少留意。
儒教重禮法,道家養(yǎng)神氣。
重禮足滋彰,養(yǎng)神多避忌。
不如學(xué)禪定,中有甚深味。
曠廓了如空,澄凝勝于睡。
屏除默默念,銷盡悠悠思。
春無傷春心,秋無感秋淚。
坐成真諦樂,如受空王賜。
既得脫塵勞,兼應(yīng)離慚愧。
除禪其次醉,此說非無謂。
一酌機(jī)即忘,三杯性咸遂。
逐臣去室婦,降虜敗軍帥。
思苦膏火煎,憂深扃鎖秘。
須憑百杯沃,莫惜千金費(fèi)。
便似罩中魚,脫飛生兩翅。
勸君雖老大,逢酒莫回避。
不然即學(xué)禪,兩途同一致。
注釋參考
知非
(1).五十歲的代稱。《淮南子·原道訓(xùn)》:“故 蘧伯玉 年五十,而有四十九年非?!敝^年五十而知前四十九年之過失。后因以“知非”稱五十歲。 唐 白居易 《自詠》:“誠知此事非,又過知非年。” 宋 李清照 《<金石錄>后序》:“余自少 陸機(jī) 作賦之二年,至過 蘧瑗 知非之兩歲,三十四年之間,憂患得失,何其多也?” 清 鈕琇 《觚賸·除夜覘士》:“﹝ 陳楚產(chǎn) ﹞齒踰知非,始補(bǔ)弟子員。”
(2).省悟以往的錯(cuò)誤。 唐 趙嘏 《東歸道中》詩之一:“平生事行役,今日始知非?!?寧調(diào)元 《東蛻庵三什》:“北瘦南肥各迥然,知非遙想待他年。”
詮較
權(quán)衡比較。詮,通“ 銓 ”。 唐 白居易 《和<知非>》:“因君知非問,詮較天下事?!?/p>
天下
天下 (tiānxià) 四海之內(nèi),全中國 land;whole China under heaven 魚鱉黿鼉?yōu)樘煜赂弧!秾O子·謀政》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?!睹献印す珜O丑下》 天下三分。——諸葛亮《出師表》 天下之美?!鳌?劉基《郁離子·千里馬篇》 人世間,社會(huì)上 among people;on society 天下誰人不識(shí)君?!啤?高適《別董大》 天下物皆然?!濉?袁枚《黃生借書說》 天下事有難易乎?!濉?彭端淑《為學(xué)一首示子侄》 全世界,所有的人 all over the world;whole people 天下縞素。——《戰(zhàn)國策·魏策》 天下順之?!睹献印す珜O丑下》 以天下之所順。 先天下之憂而憂?!巍?范仲淹《岳陽樓記》 后天下之樂而樂。 國家或國家的統(tǒng)治權(quán) rule;domination 傳天下不足多?!俄n非子·五蠹》 為天下理財(cái)?!巍?王安石《答司馬諫議書》 共爭(zhēng)天下。——《資治通鑒》 天下事誰可支柱者。——清· 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 自然界,天地間 nature;between heaven and earth 知天下之寒?!秴问洗呵铩げ旖瘛?p>白居易名句,和知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- 西顥騰精,天地始肅作者:楊億作品:又七首其一白帝迎神高安曲
- 繡衣使者持玉節(jié),先送春風(fēng)入蛋蠻
- 遙遙珠帳連湘煙,鶴扇如霜金骨仙
- 嫁夫恨不早,養(yǎng)兒將備老。
- 雙星佳會(huì)又兼旬,崧高此日曾生申作者:陳起作品:壽樓監(jiān)丞
- 四月官場(chǎng)入納時(shí),鄉(xiāng)耆旁午上門追作者:朱繼芳作品:和顏長官百詠農(nóng)桑
- 饑寒刑戮死則同,攘奪猶能緩朝夕作者:張耒作品:和晁應(yīng)之憫農(nóng)
- 煙霞來枕上,風(fēng)月繞吟邊
- 琮琤林澗只聽聞,想見縈崖絡(luò)石紋作者:徐大受作品:入石橋路林木蓊郁但聞澗聲潺潺忽驚湍飛雹駭
- 握瑜不價(jià)自應(yīng)爾,有底汲汲須圓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