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韓維《孝義橋》:
殘花辭故都,細雨度清洛。
浮梁拖龍腹,徑石亂鵝殼。
山形豁如對,林色秀可握。
漁子何處去,長罾波面落。
注釋參考
浮梁
(1).即浮橋?!斗窖浴返诰牛骸芭佒壑^之浮梁?!?郭璞 注:“即今浮橋?!薄段倪x·潘岳<閑居賦>》:“浮梁黝以徑度, 靈臺 杰其高峙?!?李善 注引 郭璞 曰:“即今浮橋。”《舊唐書·哀帝紀》:“ 楊師厚 於 襄州 西六十里 陰谷 江口伐竹木以為浮梁。” 清 顧炎武 《蒲州西門外鐵牛唐時所造以系浮橋在今河西徙十馀里矣》詩:“ 唐 代浮梁處,遺牛制尚新。”參見“ 浮橋 ”。
(2).不良。 清 楊懋建 《帝城花樣·秋芙傳》:“浮梁子弟,靡然從風,一倡百和,幾有若狂之嘆?!痹ⅲ骸?宋 人小説謂無良曰浮梁?!?/p>
(3).舊縣名。屬 江西省 。 漢 鄱陽縣 地, 唐 武德 四年,析置 新平縣 , 天寶 元年改名 浮梁 , 明 清 皆屬 饒州府 。1960年并入 景德鎮(zhèn)市 。 唐 白居易 《琵琶行》:“商人重利輕別離,前月 浮梁 買茶去?!焙笠愿×航柚干倘恕?清 二石生 《<十洲春語>成自題》:“過眼飄零隨敗絮,傷心老大嫁浮梁。”
龍腹
《三國志·魏志·華歆傳》:“議論持平,終不毀傷人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《魏略》:“ 歆 與 北海邴原 、 管寧 俱游學,三人相善,時人號三人為‘一龍’, 歆 為龍頭, 原 為龍腹, 寧 為龍尾。”后以“龍腹”為躋身賢人之間的典故。 清 曹寅 《和秋谷見寄韻》:“世許娥眉供調(diào)笑,士求龍腹配高閒?!?/p>
韓維名句,孝義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