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佚名《十二時/憶少年》:
戈綈革舃最仁賢。
儉德自躬全。
憂勤庶政,三十馀年。
金風(fēng)肅,秋漸老,攝調(diào)。
忱恂遍,群祀號泣訴旻天。
綴衣將出,神凝玉幾,一夜登仙。
弓墮隔蒼煙。
七月有來同軌,引紼動靈輇。
凄愴淚潸然。
行號巷哭,薤露聲傳。
東城去路,驚濤忍見江船。
憔悴山川。
不禁簫鼓咽,山陰處,茂林修竹芊芊。
望陵宮,應(yīng)弗遠(yuǎn),金粟堆前。
人徒慕戀,百神警待,盤翥驅(qū)先。
戴鴻恩,空痛慕,淚珠連。
千秋歲、功德寄華編。
注釋參考
革舃
生皮制的鞋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勸進(jìn)梁元帝表》:“無為稱于革舃,至治表于垂衣?!?宋 葉紹翁 《四朝聞見錄·寧皇二屏》:“自以補革舃,浣紬衣為便?!?/p>
仁賢
(1).即仁且賢?!俄n非子·難言》:“此十?dāng)?shù)人者,皆世之仁賢忠良,有道術(shù)之士也?!薄妒酚洝に挝⒆邮兰摇罚骸?微子 故能仁賢,乃代 武庚 ?!薄稌x書·向雄傳》:“殿下讎枯骨而捐之中野,為將來仁賢之資,不亦惜乎!”
(2).仁人與賢人。《孟子·盡心下》:“不信仁賢,則國空虛?!薄稘h書·孔光傳》:“毀譖仁賢,誣愬大臣?!?/p>
佚名名句,十二時/憶少年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