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梅堯臣《閔尚衣盜褲》:
昔聞廉叔度,能使民多褲。
多褲非或貪,持新不忘故。
嗟嗟亦王官,奚自門閥污。
中府中紋綾,袖之呼馬去。
左右即其私,邀索乃就捕。
三公出死狗,訓導能有素。
今同竊鈇者,見爾皆此趣。
注釋參考
竊鈇
亦作“ 竊斧 ”。1.《列子·說符》:“人有亡鈇者,意其鄰之子。視其行步,竊鈇也;顏色,竊鈇也;言語,竊鈇也;動作態(tài)度,無為而不竊鈇也。俄而抇其谷而得其鈇。他日復見其鄰人之子,動作態(tài)度,無似竊鈇者?!焙笠詾槟侩S心亂的典故。 唐 劉禹錫 《上杜司徒書》:“然而於竊鈇而知心目之可亂,於掇蜂而知父子之可間,於拾煤而知圣賢之可疑。” 宋 蘇軾 《辨試館職策問札子》之二:“然至於竊斧而知心目之可亂,於投杼而知母子之可疑,於拾煤而知圣賢之可惑。”
(2).謂王者大權被人所竊。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漢書五行志錯誤》:“案 周 當 戰(zhàn)國 之世,微弱尤甚,故君疑竊斧,臺名逃債?!?/p>
梅堯臣名句,閔尚衣盜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