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楊萬里《夏夜露坐二首》:
山翠都成黑,天黃忽復(fù)青。
月肥過半璧,云瘦不遮星。
瓦鼓三四只,村酤一兩瓶。
人皆笑我醉,我獨(dú)笑渠醒。
注釋參考
瓦鼓
(1).陶制樂器?!吨芏Y·秋官·壺涿氏》“以炮土之鼓敺之” 漢 鄭玄 注:“炮土之鼓,瓦鼓也。” 宋 孔武仲 《堤下》詩:“堤下人家喧笑語,高揭青簾椎瓦鼓?!?明 楊慎 《送余學(xué)官歸羅江》詩:“ 豆子山 ,打瓦鼓?!?/p>
(2).陶制坐具,其形如鼓。也稱瓷墩。 宋 楊萬里 《觀魚》詩:“老夫不奈熱,跣足坐瓦鼓?!?/p>
三四
(1).猶言再三再四。《北齊書·崔邏傳》:“握手殷勤,至于三四?!?/p>
(2).表示為數(shù)不多。 宋 歐陽修 《歸自謠》詞:“春艷艷,江上晚山三四點(diǎn)?!?/p>
村酤
亦作“ 村沽 ”。村酒。 唐 虛中 《贈秀才》詩:“誰解伊人趣,村沽對鬱陶?!?宋 蘇轍 《文氏外孫入村收麥》詩:“急炊大麰償飢乏,多博村酤勞苦辛。” 宋 陸游 《春晚雜興》詩之四:“山茗封青箬,村酤坼赤泥?!?/p>
一兩
(1).計(jì)量單位。古以二十四銖為一兩,十六兩為一斤。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為一兩,一兩為十錢?!痘茨献印ぬ煳挠?xùn)》:“十二銖而當(dāng)半兩,衡有左右,因倍之,故二十四銖為一兩?!?漢 劉向 《說苑·辨物》:“十六黍?yàn)橐欢梗篂橐汇?,二十四銖重一兩,十六兩為一斤?!薄端问贰ぢ蓺v志一》:“一兩者,合二十四銖為二千四百黍之重?!?/p>
(2).古代布帛,以古尺二丈為一端,二端為一兩。《左傳·昭公二十六年》“以幣錦二兩,縛一如瑱,適 齊 師” 晉 杜預(yù) 注:“二丈為一端,二端為一兩,匹也?!薄吨芏Y·地官·媒氏》“凡嫁子娶妻,入幣純帛,無過五兩” 唐 賈公彥 疏:“古者二端相向卷之,共為一兩。”
(3).猶一雙。 明 劉績 《憶原上人》詩:“一兩棕鞋八尺藤, 廣陵 行徧又 金陵 。”
(4).指少數(shù)?!度龂尽の褐尽とA佗傳》:“若當(dāng)灸,不過一兩處,每處不過七八壯,病亦應(yīng)除?!薄稌x書·紀(jì)瞻傳》:“然失之者億萬,得之者一兩耳?!薄都t樓夢》第九回:“誰敢望‘請’,只求聽一兩句話就有了?!?老舍 《正紅旗下》二:“母親是不喜歡算計(jì)一兩文錢的人。”
一輛。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“牛車千兩” 唐 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車一乘為一兩。”
楊萬里名句,夏夜露坐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撞車德比模擬器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