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不見建中初,馴象生還放林邑
出自唐代白居易《馴犀-感為政之難終也》:
馴犀馴犀通天犀,軀貌駭人角駭雞。
海蠻聞有明天子,驅犀乘傳來萬里。
一朝得謁大明宮,歡呼拜舞自論功。
五年馴養(yǎng)始堪獻,六譯語言方得通。
上嘉人{1~1}獸俱來遠,蠻館四方犀入苑。
秣以瑤芻鎖以金,故鄉(xiāng)迢遞君門深。
海鳥不知鐘鼓樂,池魚空結江湖心。
馴犀生處南方熱,秋無白露冬無雪。
一入上林三四年,又逢今歲苦寒月。
飲冰臥霰苦蜷跼,角骨凍傷鱗甲蹜。
馴犀死,蠻兒啼,向闕再拜顏色低。
奏乞生歸本國去,恐身凍死似馴犀。
君不見建中初,馴象生還放林邑。
君不見貞元末,馴犀凍死蠻兒泣。
所嗟建中異貞元,象生犀死何足言。
注釋參考
不見
不見 (bùjiàn) 不曾相見 do not see;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;丟失 be lost;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身就不見了建中
謂建立中正之道,以為共同的準則?!稌ぶ衮持a》:“王懋昭大德,建中于民,以義制事,以禮制心,垂裕后昆。” 蔡沉 集傳:“立中道於天下。中者,天下之所同有也?!薄杜f唐書·文苑傳下·劉蕡》:“朕聞古先哲王之理也,玄默無為,端拱思道……厚下以立本,推誠而建中?!?/p>
象生
(1).祭祀時以亡者生前所用之物作為象征,稱象生?!逗鬂h書·祭祀志下》:“廟以藏主,以四時祭。寢有衣冠幾杖象生之物,以薦新物?!?/p>
(2).指模仿真物。 宋 楊萬里 《三月三日上忠襄墳因之行散得十絕句》之七:“粉揑孫兒活逼真,象生果子更時新?!?/p>
(3).指口技。 清 汪懋麟 《郭貓兒傳》:“少以詼調謔浪聞市肆,善謳,尤善象生。象生者,效羽毛飛走之屬聲音,宛轉逼肖,尤工於貓,故 揚 人號之貓?!?/p>
林邑
南海 古國名。故地在今 越南 中南部。公元192年(一說137年)建國。 中國 史籍初稱之為 林邑 , 唐 至德 以后改稱 環(huán)王 。公元九世紀后期改稱 占城 。自 五代 以后, 中國 正史和《諸蕃志》、《島夷志略》、《瀛涯勝覽》等書均有記述。十七世紀末亡于 廣南 阮氏 ?!稌x書·四夷傳·林邑國》:“ 林邑國 本 漢 時 象林縣 ,則 馬援 鑄柱之處也,去 南海 三千里。” 唐 韓愈 《送鄭尚書序》:“其海外雜國,若 躭浮羅 、 流求 、 毛人 、 夷亶 之州, 林邑 、 扶南 、 真臘 、 于陀利 之屬,東南際天地以萬數(shù)?!?朱熹 注:“ 林邑 ,一曰 環(huán)王 ,在 交州 南,海行三千里?!?清 趙翼 《銅鼓歌》:“ 南海 廟曾見銅鼓,獻自 林邑 番王府?!?/p>
白居易名句,馴犀-感為政之難終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