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處權《雪中赴德孺燕集》:
北風夜號呼,逗曉云已罩。
臘雪及春來,佳瑞故難料。
舞空只低徊,投隙乍顛倒。
山川若為容,松竹不改操。
斷隴失坡陀,連峰增峻峭。
瓊堆與玉立,南北凈相照。
獨鶴無處尋,田中發(fā)清叫。
疏梅有時見,水際含微笑。
晏裘昔所慕,王氅可同調。
江練好催詩,公乎今謝朓。
注釋參考
晏裘
晏裘 (yàn qiú)春秋齊相晏嬰,生性節(jié)儉,一件狐裘穿了三十年。見禮記.檀公下。後比喻人節(jié)儉或處境困窘。
唐.杜牧.冬至日遇京使發(fā)寄舍弟詩:「旅館夜憂姜被冷,暮江寒覺晏裘輕?!?明.邵璨.香囊記.第二十五齣:「鄉(xiāng)書有雁,晏裘凋弊成長歎?!?h3>同調同調 (tóngdiào) 音調相同 same tone 比喻志趣或主張相同的人 person with same common purpose or taste 引為同調李處權名句,雪中赴德孺燕集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