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卷長編已刻閩,爭傳副墨價兼金
出自宋代周必大《敷文閣學(xué)士李仁甫挽詞十絕》:
千卷長編已刻閩,爭傳副墨價兼金。
冠篇不得同迂叟,遺恨猶應(yīng)記玉音。
注釋參考
長編
(1).指卷帙繁多的書籍。 宋 曾鞏 《讀書》詩:“長編倚修架,大軸解深囊。”
(2).撰寫編年史前,先行搜集資料,按次排列。稱為“長編”。 宋 司馬光 編訂《資治通鑒》,先成“長編”,然后刪定成書。 南宋 李燾 編訂 北宋 九朝編年史,謙言不敢續(xù)《通鑒》,名為《續(xù)資治通鑑長編》。后亦指匯集資料有待刪訂撰寫成書的其他著作的草稿本。 魯迅 《書信集·致曹聚仁》:“我數(shù)年前,曾擬編 中國 字體變遷史及文學(xué)史稿各一部,先從作長編入手?!?/p>
副墨
(1).指文字,詩文?!肚f子·大宗師》:“聞諸副墨之子?!?王先謙 集解引 宣穎 云:“文字是翰墨為之,然文字非道,不過傳道之助,故謂之副墨?!?宋 范成大 《次韻知府王仲行尚書鹿鳴燕古風(fēng)》:“今晨梅驛動,副墨到衡宇?!?清 金農(nóng) 《訪韋隱君用良山居》詩:“兩朝耆碩遺風(fēng)邈,百氏菁華副墨傳?!?王國維 《<紅樓夢>評論》:“譬諸副墨之子,洛誦之孫,亦隨吾人之所好名之而已?!?/p>
(2).副本。 宋 葉紹翁 《四朝聞見錄·真文忠公謚議》:“候稍閒,搜索副墨,録以求教?!?清 阮元 《小滄浪筆談·山左金石志序》:“ 赤亭 亦有《益都金石志稿》,竝録之,得副墨。”參見“ 副本 ”。
兼金
價值倍于常金的好金子。古代金銀銅通言金。亦泛指多量的金銀錢帛。《孟子·公孫丑下》:“前日於 齊 ,王餽兼金一百而不受?!?趙岐 注:“兼金,好金也,其價兼倍於常者?!?晉 陸機 《贈馮文羆》詩:“愧無雜佩贈,良訊代兼金?!?唐 王維 《酬賀四贈葛巾之作》詩:“野巾傳惠好,茲貺重兼金。” 清 程恩澤 《粵東雜感》詩:“有盡兼金傾海去,無端奇貨挾山來?!?/p>
周必大名句,敷文閣學(xué)士李仁甫挽詞十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