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晏殊《殢人嬌》:
二月春風,正是楊花滿路。
那堪更、別離情緒。
羅巾掩淚,任粉痕沾污。
爭奈向、千留萬留不住。
。
玉酒頻傾,宿眉愁聚。
空腸斷、寶箏弦柱。
人間后會,又不知何處。
魂夢里、也須時時飛去。
注釋參考
奈向
奈何,如何。 宋 晏殊 《殢人嬌》詞:“羅巾掩淚,任粉痕霑污,爭奈向,千留萬留不???” 宋 梅堯臣 《汝墳貧女》詩:“拊膺呼蒼天,生死將奈向?!?宋 黃庭堅 《歸田樂引》詞之一:“前歡算未已,奈向如今愁無計?!?/p>
不住
(1).不停;不斷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千佛頌》:“不常不住,非今非昔。” 唐 李白 《早發(fā)白帝城》詩:“兩岸猿聲啼不住,輕舟已過萬重山?!?宋 岳飛 《小重山》詞:“昨夜寒蛩不住鳴,驚回千里夢,已三更?!?茅盾 《小巫》:“ 菱姐 看見老爺臉上有點喜色,不住的點頭。”
(2).用在動詞后,表示動作的目的沒有實現(xiàn)。 魯迅 《故事新編·補天》:“﹝伊﹞疑心這東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,禁不住很詫異了。” 艾蕉 《雨》:“母親忍不住了,連忙幫女兒脫下了濕衣?!?/p>
晏殊名句,殢人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