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清代乾隆《謁明太祖陵》:
崛起何嫌本做僧,漢高同杰又多能。
每當(dāng)巡省臨華里,必致勤虔謁孝陵。
一代規(guī)模頗稱樹,百年禮樂未遑興。
獨憐復(fù)古非通變,翻使燕兵釁可乘。
注釋參考
獨憐
(1).特別喜愛;特別哀憐。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滁州西澗》詩:“獨憐幽草澗邊生,上有黃鸝深樹鳴?!?金 元好問 《贈答劉御史云卿》詩之一:“獨憐夸毘子,一我無古今。共學(xué)君所貪,適道我豈任;相酧無別物,徒有好賢心?!?元 趙孟頫 《趙村道中》詩:“興亡自有數(shù),不敢問何如;獨憐野菊花,立馬為躊躇?!?/p>
(2).只可惜。 清 方文 《寄壽嚴(yán)顥亭母夫人七十》詩之二:“獨憐延頸處,不及介眉時。明歲來湖上,當(dāng)筵補一巵?!?/p>
復(fù)古
復(fù)古 (fùgǔ) 恢復(fù)往古的社會秩序和習(xí)俗 restore ancient ways;return to the ancients通變
(1).通曉變化之理?!兑住だM辭上》:“極數(shù)知來之謂占,通變之謂事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物之窮極,欲使開通,須知其變化,乃得通也?!?宋 蘇軾 《與李端伯寶文》之二:“智識通變,而性極厚。”
(2).猶變通。不拘常規(guī),適時變動?!段倪x·班固<典引>》:“通變神化,函光而未曜?!?李周翰 注:“變通神化,其光不見則難可知也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通變》:“斯斟酌乎質(zhì)文之間,而櫽括乎雅俗之際,可與言通變矣?!薄段饔斡洝返谝换兀骸澳氵@漢子,甚不通變。我方纔這般與你説了,你還不???”
兵釁
兵釁 (bīngxìn) 戰(zhàn)爭的爭端 conflict 挑起兵釁可乘
可以利用。 宋 岳飛 《奏審已條具曲折未準(zhǔn)指揮札子》:“臣自去冬聞 金 人廢 劉豫 ,有可乘之機,是以屢貰管見,塵瀆天聽?!?明 張四維 《雙烈記·虜遁》:“當(dāng)取不取,倚可乘之勢,棄千載之利,非智也。”
乾隆名句,謁明太祖陵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