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辛棄疾《念奴嬌·梅》:
疏疏淡淡,問阿誰、堪比天真顏色。
笑殺東君虛占斷,多少朱朱白白。
雪里溫柔,水邊明秀,不借春工力。
骨清香嫩,迥然天與奇絕。
。
嘗記寶篽寒輕,瑣窗人睡起,玉纖輕摘。
漂泊天涯空瘦損,猶有當(dāng)年標(biāo)格。
萬里風(fēng)煙,一溪霜月,未怕欺他得。
不如歸去,閬苑有個(gè)人憶。
注釋參考
不如歸去
古人以為杜鵑啼聲酷似人言“不如歸去”,因用為催人歸家之詞。《蜀王本紀(jì)》:“ 蜀望帝 淫其臣 鱉靈 之妻,乃禪位而逃,時(shí)此鳥適鳴,故 蜀 人以杜鵑鳴為悲 望帝 ,其鳴為不如歸去云?!?宋 梅堯臣 《杜鵑》詩:“ 蜀帝 何年魄,千春化杜鵑;不如歸去語,亦自古來傳。”亦省作“ 不如歸 ”。 宋 范仲淹 《越上聞子規(guī)》詩:“春山無限好,猶道不如歸?!?宋 陳瓘 《滿庭芳》詞:“春鵑語,從來勸我,長(zhǎng)道不如歸?!?/p>成語解釋杜鵑鳥的叫聲很象“不如歸去”。舊時(shí)常用以作思?xì)w或催人歸去之辭。也表示消極求退。不如歸去出處宋·梅堯臣《杜鵑》詩:“不如歸去語,亦自古來傳。”使用例句杜鵑,其鳴若曰不如歸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