籬落堆花,簾櫳飛絮,更堪遠(yuǎn)近鶯聲。
出自宋朝方千里《慶春{1|1}宮/高陽臺(tái)》
宿靄籠晴。層云遮日,送春望斷愁城。籬落堆花,簾櫳飛絮,更堪遠(yuǎn)近鶯聲。歲華流轉(zhuǎn),似行蟻、盤旋萬星。人生如寄,利鎖名韁,何用縈縈。駸駸皓發(fā)相迎。斜照難留,朝霧多零。宜趁良辰,何妨高會(huì),為酬月皎風(fēng)清。舞臺(tái)歌榭,遇得旅、歡期易成。莫辭杯酒,天賦吾曹,特地鍾情。
注釋參考
籬落
籬落 (líluò) 籬笆 bamboo or twig fence 村莊籬落堆花
物品上凸起花朵或花紋。 阿英 《女兒節(jié)的故事》:“這種特制的果品稱‘巧果’……花樣奇巧,有的上面還堆花?!?/p>
簾櫳
(1).亦作“ 簾籠 ”。窗簾和窗牖。也泛指門窗的簾子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雜體詩·效張華<離情>》:“秋月映簾籠,懸光入丹墀。” 宋 史達(dá)祖 《惜黃花·定興道中》詞:“獨(dú)自捲簾櫳,誰為開尊俎!恨不得御風(fēng)歸去?!?明 徐元 《八義記·宴賞元宵》:“開宮扇,起簾櫳,滿堂笑語與民同。” 陳毅 《游陽朔》詩:“竹林茅舍時(shí)出現(xiàn),后有飛瀑透簾櫳?!?/p>
(2).指閨閣。 唐 李昂 《賦戚夫人楚舞歌》:“ 漢王 此地因征戰(zhàn),未出簾櫳人已薦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西田招隱》詩之二:“曲處通簾櫳,茶香具含蓄。”
飛絮
飛絮 (fēixù) 飄飛的像棉絮一般的柳樹、蘆葦?shù)鹊姆N子 willow catkins flying in the air遠(yuǎn)近
遠(yuǎn)近 (yuǎnjìn) 遠(yuǎn)處和近處 far and near 遠(yuǎn)近聞名 指距離的長(zhǎng)短 distance 指關(guān)系的親疏 close or distant鶯聲
(1).黃鶯的啼鳴聲。 唐 白居易 《春江》詩:“鶯聲誘引來花下,草色勾留坐水邊。” 元 王逢 《題張后山西堂》詩:“柳行接隴鶯聲迥,椶影涵波鶴思閒?!?/p>
(2).多比喻女子宛轉(zhuǎn)悅耳的語聲?!端疂G傳》第一百回:“ 瓊英 在城下鶯聲嬌囀,叫道:‘我乃郡主,保護(hù)大王到此,快開城門?!?清 王韜 《淞隱漫錄·白素秋》:“耳畔鶯聲嚦嚦,口脂之馥直透鼻觀?!?/p>
方千里名句,慶春宮/高陽臺(tái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