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印肅《頌古九十八首》:
船子寥寥載不空,幾回明月弄清風(fēng)。
呈橈舞棹無他事,只欲教人解六通。
注釋參考
無他
亦作“ 無它 ”。亦作“ 無佗 ”。1.沒有別的?!睹献印じ孀由稀罚骸叭擞须u犬放,則知求之;有放心則不知求。學(xué)問之道無他,求其放心而已矣?!薄睹献印ち夯萃跸隆罚骸按藷o也,與民同樂也?!?金 元好問 《內(nèi)相文獻(xiàn)楊公神道碑銘》:“圣人之道無它,至誠而已?!?/p>
(2).猶無恙;無害?!逗鬂h書·隗囂傳》:“若束手自詣,父子相見,保無佗也?!薄逗鬂h書·馬援傳》:“ 援 閒至 河內(nèi) ,過存 伯春 ,見其奴 吉 從西方還,説 伯春 小弟 仲舒 望見 吉 ,欲問 伯春 無它否,竟不能言,曉夕號泣,婉轉(zhuǎn)塵中?!?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德行》:“儻窀穸不為盜所發(fā),珠必?zé)o他。”
(3).無二心,專一?!秶Z·晉語三》:“其君子思其君,且知其罪,曰:‘必事 秦 ,有死無他。’” 三國 魏 嵇康 《秋胡行》之一:“惟有貧賤,可以無他。” 宋 蘇軾 《徐州謝表》:“察孤危之易毀,諒拙直之無他。” 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上·結(jié)構(gòu)》:“非憫其才,非憫其德,憫其方寸之無他也?!?/p>
六通
(1).謂上下四方無不通暢。 宋 黃庭堅 《和邢惇夫秋懷》詩之四:“六通而四闢,玉燭四時和。”參見“ 六通四辟 ”。
(2).佛教語。謂六種神通力:神境智證通(亦云神足通)、天眼智證通(亦云天眼通)、天耳智證通(亦云天耳通)、他心智證通(亦云他心通)、宿住隨念智證通(即宿命智證通,亦云宿命通)、漏盡智證通(亦云漏盡通)。神足通,謂其游涉往來非常自在;天眼通,謂得se{1-1}界天眼根,能透視無礙;天耳通,謂得se{1-1}界天耳根,聽聞無礙;他心通,謂能知他人之心念而無隔礙;宿命通,謂知自身及六道眾生宿世行業(yè)而無障礙;漏盡通,謂斷盡一切煩惱得自在無礙。前五通,凡夫亦能得之,而第六通,唯圣者始得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文學(xué)》:“ 汰法師 云:六通三明同歸,正異名耳?!?北魏 楊衒之 《<洛陽伽藍(lán)記>序》:“至於一乘二諦之原,三明六通之旨,西域備詳,東土靡記?!?明 謝讜 《四喜記·詩禮趨庭》:“飛錫起金池,潦倒沙彌,六通五藴見□迷?!眳㈤啞毒闵嵴摗し謩e智品》。
(3).謂通解六試題?!端问贰と首诩o(jì)四》:“﹝ 至和 二年九月﹞戊辰,詔:試醫(yī)官須引《醫(yī)經(jīng)》《本草》以對,每試十道,以六通為合格?!薄端问贰みx舉志一》:“凡《三禮》、《三傳》、《通禮》每十道義分經(jīng)註六道,疏義四道,以六通為合格?!?/p>
釋印肅名句,頌古九十八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