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印肅《頌十玄談玄機》:
通身何更有蹤由,三十年看水牯牛。
鼻孔無邊難措索,醍醐常納混春秋。
注釋參考
通身
(1).全身;渾身。《陳書·高祖紀下》:“仙人見於 羅浮山 小石樓,長三丈所,通身潔白,衣服楚麗?!?清 李漁 《蜃中樓·辭婚》:“聽了使君之言,不覺通身汗下?!?曹禺 《雷雨》第一幕:“她通身黑色。旗袍鑲著銀灰色的花邊。”
(2).整個物體?!侗笔贰つ掠^傳》:“ 明元 親臨其喪,悲動左右,賜以通身隱起金飾棺?!?張潔 《尾燈》:“那個暖水瓶通身雪白,上面還畫了一枝藍色的水仙?!?/p>
(3).完全,全部。《醒世姻緣傳》第四三回:“合那刑房 張瑞風 明鋪夜蓋的皮纏,敢是那刑房不進去,就合那禁子們鬼混,通身不成道理!”
蹤由
亦作“蹤由”。亦作“蹤繇”。1.蹤跡;行跡。 唐 馮翊 《桂苑叢談·沙彌辯詩意》:“僧人大悟,追前人,杳無蹤由?!?宋 陳鵠 《耆舊續(xù)聞》卷六:“﹝ 呂洞賓 詩:﹞‘賣墨年年到 鼎州 ,無端知府問蹤由。’”《古今小說·宋四公大鬧禁魂張》:“員外去使臣房里下了狀, 滕大尹 差 王 七殿直 王遵 ,看賊蹤由?!?/p>
(2).原由;情由?!吨熳诱Z類》卷六八:“神則忽然如此,忽然不如此,無一箇蹤由。”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》卷六:“夫人息怒,聽妾話蹤繇?!币槐咀鳌佰櫽伞?。
三十
(1).數(shù)詞。十的三倍?!对姟ば⊙拧o羊》:“三十維物,爾牲則具?!薄蹲髠鳌ば辍罚骸?成王 定鼎于 郟鄏 ,卜世三十,卜年七百?!?/p>
(2).指三十歲。《穀梁傳·文公十二年》:“丈夫三十而娶?!?南朝 梁簡文帝 《戲贈麗人》詩:“自矜心所愛,三十侍中郎?!?唐 崔灝 《贈王威古》詩:“三十羽林將,出身常事邊。”
(3).指三十年。 唐 權德輿 《古興》詩:“人生大限雖百歲,就中三十稱一世?!?/p>
牯牛
yan{1*1}割過的公牛。多泛指牛。 沉從文 《阿金》:“他預備的是用值得六只牯牛的銀錢,換一個身體肥胖胖白蒙蒙的、年紀二十二歲的婦人?!?/p>
釋印肅名句,頌十玄談玄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