榮華外物毛端細,飄忽陽神頂上回
出自宋代方回《次韻贈吳羽士月湖大椿》:
萬事平生大道杯,恍然曾過望鄉(xiāng)臺。
榮華外物毛端細,飄忽陽神頂上回。
羅殿堪思蠻嶠瘴,郁儀永謝劫池灰。
何□乞我刀圭劑,同見蟠桃?guī)锥乳_。
注釋參考
榮華
榮華 (rónghuá) 開花,引伸指人之顯貴 prosperity and high position 富貴榮華外物
(1).身外之物。多指利欲功名之類。《莊子·外物》:“外物不可必,故 龍逄 誅, 比干 戮, 箕子 狂, 惡來 死, 桀 紂 亡?!?南朝 梁 沉約 《述僧中食論》:“心神所以昏惑,由于外物擾之。擾之大者其事有三:一則勢利榮名,二則妖妍靡曼,三則甘旨肥濃?!?唐 高適 《同群公宿開善寺贈陳十六所居》詩:“談空忘外物,持誡破諸邪。” 宋 曾鞏 《救災議》:“先王之於救災,髮膚尚無所愛,況外物乎!” 明 方孝孺 《贈林公輔序》:“彼或不知自身重而為外物所移奪者,自輕者也。”
(2).謂超脫于物欲之外。《莊子·大宗師》:“參日而后能外天下,已外天下矣,吾又守之,七日而后能外物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明本》:“外物棄志,滌蕩機變,忘富逸貴,杜遏勸沮,不恤乎窮,不榮乎達,不戚乎毀,不悅乎譽,道家之業(yè)也?!?唐 杜甫 《渼陂西南臺》詩:“勞生愧 嚴 鄭 ,外物慕 張 邴 ?!?/p>
(3).指外界的人或事物?!赌鲜贰R豫章文獻王嶷傳》:“訊訪東宮玄圃,乃有栢屋,制甚古拙,臣乃欲壞取以奉太子,非但失之于前,且補接既多,不可見移,亦恐外物或為異論,不審可有垂許送東府齋理不?”《梁書·陶弘景傳》:“雖在朱門,閉影不交外物,唯以披閲為務?!?唐 元稹 《贈樂天》詩:“不是眼前無外物,不關心事不經(jīng)心?!?宋 陸游 《感懷》詩:“一窗修燈下,超然傲 羲 軒 。外物自變遷,內(nèi)景常默存?!?/p>
飄忽
飄忽 (piāohū) (風和云)等迅速飄移,輕快迅疾的樣子 drift 像波浪一樣隨風起伏 mobile;uncertain 飄忽無跡陽神
(1).日魂?!秴⑼酢肪砩希骸瓣庩枮槎龋昶撬?,陽神日魂,陰神月魄?;曛c魄,互為室宅?!?/p>
(2).泛指生魂,靈魂。 明 屠隆 《綵毫記·仙官列奏》:“火到陰魂清,丹熟陽神出。獨往還獨來,天地入超忽?!?明 湯顯祖 《牡丹亭·鬧殤》:“甚飛絲繾的陽神動,弄悠揚風馬叮咚?!?明 李贄 《李中谿先生告文》:“勿謂灌頂陽神可出,公固精神在天矣,又何用勞神求出乎?”
頂上
(1).頂頭,高處。指山巔。 唐 林寬 《送僧游太白峰》詩:“頂上多靈跡,塵中少客知?!?唐 黃滔 《壺公山》詩:“數(shù)人游頂上,滄海見東邊?!?/p>
(2).頂禮拜上。極表尊敬。 明 陳洪謨 《繼世紀聞》卷一:“公差出外及回京者,朝見畢,皆赴 瑾 ( 劉瑾 )宅見辭。用涴紅箋紙寫官銜,稱‘頂上’字樣以為常禮。” 明 陳洪謨 《繼世紀聞》:“凡拜帖寫‘頂上’,不敢云‘拜上’,‘頂上’之稱自此起?!薄秊in{1*1}瓶{1*1}梅詞話》第七一回:“ 夏公 又留下了一個雙紅拜帖兒,説道:‘多頂上老公公,拜遲,恕罪?!薄度辶滞馐贰返诹兀骸癳r{1*1}奶奶頂上大老爹,知道大老爹來家了,熱孝在身,不好過來拜見?!?/p>
方回名句,次韻贈吳羽士月湖大椿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