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義山《跋楊中齋詩詞集》:
江西派已遠(yuǎn),后來無聞人。
許大能詩聲,來自浙之濱。
奚奴背錦囊,馬蹄踏青春。
來派江西詩,風(fēng)月浩無垠。
翩翩佳公子,皆綺紈其身。
惟君獨不然,每恨無書貧。
胸中國子監(jiān),所積皆輪囷。
把酒讀君詩,一字一精神。
句里帶梅香,不涴半點塵。
家本住孤山,和靖與卜鄰。
吾聞詩之天,不在巧與新。
纖濃寄淡泊,清峭寓簡淳。
古律尤崛奇,可與子建親。
此詩實兼之,體具眾美純。
載哦長短篇,音節(jié)中韶鈞。
少游詞如詩,二者皆逼真。
再拜卷錦還,愿言寶所珍。
注釋參考
許大
(1).這般大?!短綇V記》卷二四八引 隋 侯白 《啟顏錄·侯白》:“ 白 即云:‘背共屋許大,肚共椀許大,口共盞許大?!娙松洳坏?。”《金史·五行志》:“我先笑者,笑許大天下將相無人?!薄敦ポd繁華夢》第二四回:“怪不得老兄往常在衙門里有許大聲名?!?/p>
(2).這般多;許多?!肚皾h書平話》卷中:“可惜許大車馬,多爭天下……陛下百萬雄兵,驍將莫知其數(shù),皆總不及於 項羽 ?!?明 劉芳節(jié) 《<太岳先生文集>評》:“信筆潦草寫去,中間有許大議論,尚未得發(fā)出?!?/p>
(3).非常;甚?!段饔斡洝返诙兀骸岸撮T外來了一個雷公嘴毛臉的和尚,手持著一根許大粗的鐵棒,要他師父哩!”
詩聲
(1).指古代詩歌的詞和曲調(diào)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樂府》:“然俗聽飛馳,職競新異:雅詠溫恭,必欠伸魚睨;奇辭切至,則拊髀雀躍。詩聲俱 鄭 ,自此階矣?!?/p>
(2).作詩的名聲。 宋 陸游 《遣興》詩:“酒量愁翻減,詩聲老轉(zhuǎn)低。”
(3).吟詩的聲音。 清 龔自珍 《辛巳除夕與彭同年蘊章同宿道觀中彭出平生詩讀之竟夜遂書其卷尾》詩:“雪色憺恩怨,詩聲破苦空?!?/p>
來自
來自 (láizì) 表示來源,但通常不帶有肇始之意,而指從原有的以另一形式存在的人或物,通過賦與、移轉(zhuǎn)、演繹、模仿或再生而發(fā)生 derive from;originate from;come from; stem from; spring from 主要收入來自開采煤礦王義山名句,跋楊中齋詩詞集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