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巖《凈信院》:
來自青松翠竹關(guān),秋風(fēng)吹帽醉醒間。
紛紛遮眼塵如海,拈起毫端又說山。
注釋參考
來自
來自 (láizì) 表示來源,但通常不帶有肇始之意,而指從原有的以另一形式存在的人或物,通過賦與、移轉(zhuǎn)、演繹、模仿或再生而發(fā)生 derive from;originate from;come from; stem from; spring from 主要收入來自開采煤礦青松
青松 (qīngsōng) 青翠的松樹 pine翠竹
綠竹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游后園賦》:“積芳兮選木,幽蘭兮翠竹。” 唐 鮑溶 《云溪竹園翁》詩:“硠硠云溪里,翠竹和云生?!?明 何景明 《過馬溪田村居》詩:“宛宛清河曲,團團翠竹村?!?葉圣陶 《線下·金耳環(huán)》:“綠意彌漫的原野在兩旁平轉(zhuǎn);時時有一叢深樹或翠竹一閃而過,標(biāo)識著那里有村落?!?/p>
秋風(fēng)
秋風(fēng) (qiūfēng) 秋天的風(fēng) autumn wind吹帽
《晉書·孟嘉傳》:“九月九日, 溫 ( 桓溫 )燕 龍山 ,僚佐畢集,時佐吏并著戎服,有風(fēng)至,吹 嘉 帽墮落, 嘉 不之覺?!焙笠浴按得薄睘橹鼐诺歉哐偶牡涔?。 唐 杜甫 《九日藍(lán)田崔氏莊》詩:“羞將短髮還吹帽,笑倩旁人為正冠。” 唐 韓愈 《薦士》詩:“霜風(fēng)破佳菊,嘉節(jié)迫吹帽?!?宋 柳永 《玉蝴蝶·重陽》詞:“良儔,西風(fēng)吹帽,東籬攜酒,共結(jié)歡游?!?明 何景明 《九日》詩:“吹帽他時興,登臺此日情?!?/p>
陳巖名句,凈信院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