憐我老病者,三伏困熏蒸
出自宋代張耒《寓陳雜詩(shī)十首》:
昔記古甲子,商滅而周興。
如何雨此日,乃為霪雨征。
陰陽(yáng)久乖張,此事頗有憑。
豈天悔牧野,洗此漂杵腥。
舊雨水未干,洞房苔欲青。
新雨雖霢霢,欺我墻善崩。
虛堂就夕眼,永夜楸桐聲。
蕭然秋氣至,豈覺(jué)巾屨輕。
憐我老病者,三伏困熏蒸。
得涼且飽飯,何暇念秋成。
注釋參考
病者
有病的人;衰弱的人。《魏書·長(zhǎng)孫稚傳》:“時(shí) 子彥 亦患腳痺,扶杖入辭。尚書僕射 元順 顧相謂曰:‘吾等備位大臣,各居寵位,危難之日,病者先行,無(wú)乃不可乎?’” 唐 韓愈 《祭十二郎文》:“孰謂少者歿而長(zhǎng)者存,彊者夭而病者全乎?”
三伏
三伏 (sānfú) 一年中最炎熱的時(shí)候。夏至后第三個(gè)庚日起為初伏,十天;然后是中伏,十天或二十天;再后是末伏,十天 the three ten-day periods of the hot season 如今是三伏天道,若竇娥委實(shí)冤枉,身死之后,天降三尺瑞雪。—— 關(guān)漢卿《竇娥冤》 專指末伏 the last of the three periods of the hot season熏蒸
熏蒸 (xūnzhēng) 用煙、蒸氣或毒氣熏 fumigate;fume;steam張耒名句,寓陳雜詩(shī)十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7星之后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