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天下者當(dāng)用天下之心為心,不得自??煲舛岩?。
出自兩漢 班固《漢書·傳·王貢兩龔鮑傳》:
摘自《漢書·傳·王貢兩龔鮑傳》
解釋:治理天下者應(yīng)當(dāng)想天下人之所想,不能衹憑一己之好惡行事。
原文摘要:
罷退。及外親幼童未通經(jīng)術(shù)者,皆宜令休就師傅。急征故大司馬傅喜使領(lǐng)外親。故大司空何武、師丹、故丞相孔光、故左將軍彭宣,經(jīng)皆更博士,位皆歷三公,智謀威信,可與建教化,圖安危。龔勝為司直,郡國皆慎選舉,三輔委輸官不敢為奸,可大委任也。陛下前以小不忍退武等,海內(nèi)失望。陛下尚能容亡功德者甚眾,曾不能忍武等邪!治天下者當(dāng)用天下之心為心,不得自專快意而已也。上之皇天見譴,下之黎庶怨恨,次有諫爭之臣,陛下茍欲自薄而厚惡臣,天下猶不聽也。臣雖愚戇,獨(dú)不知多受祿賜,美食太官,廣田宅,厚妻子,不與惡人結(jié)仇怨以安身邪?誠迫大義,官以諫爭為職,不敢不竭愚。惟陛下少留神明,覽《五經(jīng)》之文,原圣人之至意,深思天地之戒。臣宣吶鈍于辭,不勝忄卷々,盡死節(jié)而已。上以宣名儒
注釋參考
天下
天下 (tiānxià) 四海之內(nèi),全中國 land;whole China under heaven 魚鱉黿鼉?yōu)樘煜赂弧!秾O子·謀政》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。——《孟子·公孫丑下》 天下三分。——諸葛亮《出師表》 天下之美。——明· 劉基《郁離子·千里馬篇》 人世間,社會(huì)上 among people;on society 天下誰人不識(shí)君。——唐· 高適《別董大》 天下物皆然?!濉?袁枚《黃生借書說》 天下事有難易乎?!濉?彭端淑《為學(xué)一首示子侄》 全世界,所有的人 all over the world;whole people 天下縞素?!稇?zhàn)國策·魏策》 天下順之?!睹献印す珜O丑下》 以天下之所順。 先天下之憂而憂?!巍?范仲淹《岳陽樓記》 后天下之樂而樂。 國家或國家的統(tǒng)治權(quán) rule;domination 傳天下不足多。——《韓非子·五蠹》 為天下理財(cái)?!巍?王安石《答司馬諫議書》 共爭天下?!顿Y治通鑒》 天下事誰可支柱者?!濉?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 自然界,天地間 nature;between heaven and earth 知天下之寒?!秴问洗呵铩げ旖瘛?h3>不得不得 (bùdé) 用在動(dòng)詞后面,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夠 may not;be not allowed 吾不得而見之矣?!濉ぴ丁饵S生借書說》自專
自專 (zìzhuān) 自作主張,獨(dú)斷專行 act on one’s own;act arbitrarily快意
快意 (kuàiyì) 心情舒暢;稱心如意 be blissfully happy 微風(fēng)吹來,感到十分快意而已
而已 (éryǐ) ——用在陳述句末,表示限止語氣,相當(dāng)于“罷了”,常跟“只”、“不過”、“僅僅”等連用,對(duì)句意起沖淡作用 that is all 撤屏視之,一人、一桌、一椅、一扇、一撫尺而己。——《虞初新志·秋聲詩自序》班固名句,漢書·傳·王貢兩龔鮑傳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