檢身粹行言相應,報國精忠孝可移
出自宋代方回《讀太原王氏家記二首》:
中原表表日星垂,積善傳家泗水湄。
一瓣心香鄒國廟,八分手筆嶧山碑。
檢身粹行言相應,報國精忠孝可移。
千萬人中無一二,庭闈偕老及期頤。
注釋參考
檢身
檢點自身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程材》:“案世間能建蹇蹇之節(jié),成三諫之義,令將檢身自敕,不敢邪曲者,率多儒生?!?唐 杜甫 《毒熱寄簡崔評事十六弟》詩:“藴藉異時輩,檢身非茍求。”《舊唐書·賈耽傳》:“雖不能以安危大計啟沃於人主,而常以檢身厲行以律人?!?/p>
行言
(1).猶流言?!对姟ば⊙拧で裳浴罚骸巴鶃硇醒?,心焉數(shù)之。” 俞樾 《群經平議·毛詩三》:“小人之言,輕浮無根,故謂之行言。曰往來者,正見其無定也?!?吳闿生 會通:“行言,猶流言?!币徽f泛指語言。 馬瑞辰 通釋:“《爾雅·釋詁》:‘行,言也。’ 郭 注:‘今 江 東通謂語為行。’是言二字平列而同義,猶云語言耳?!?/p>
(2).猶言行?!肚f子·天地》:“官施而不失其宜,拔舉而不失其能,畢見其情事而行其所為,行言自為而天下化?!?成玄英 疏:“所有施行之事,教令之言,咸任物自為,而不使物從己。如此,則宇內蒼生自然從化?!?/p>
相應
相應 (xiāngyìng) 相互呼應;應和;相符合 correspond 相應 (xiāngyìng) 相宜,應該 corresponding 隨著工業(yè)的發(fā)展,對環(huán)境保護也采取了相應的措施 彼此相當?shù)幕蚧パa的;交互,互惠 reciprocal 商定彼此都給對方公民以相應的權利報國
[dedicate oneself to the service of one's country] 為國家竭誠效力
精忠報國
詳細解釋為國家效力盡忠。 漢 馬融 《忠經·報國》:“為人臣者官於君,先后光慶,皆君之德,不思報國,豈忠也哉!” 唐 陳子昂 《感遇》詩之三五:“感時思報國,拔劍起蒿萊。” 明 夏完淳 《六君詠·黃少?!罚骸巴?秦 雖不成,報國心已畢?!?徐遲 《牡丹》:“他( 李印光 )認為他看得很清楚,熱血沸騰的愛國之情雖不是沒有,殺敵報國卻不是時候?!?/p>
忠孝
忠于君國,孝于父母?!缎⒔洝ら_宗明義》“終於立身” 漢 鄭玄 注:“忠孝道著,乃能揚名榮親,故曰終於立身也?!薄稏|觀漢記·北海敬王劉睦傳》:“大王忠孝慈仁,敬賢樂士。” 唐 韓愈 《潮州請置鄉(xiāng)校牒》:“人吏目不識鄉(xiāng)飲酒之禮,或未嘗聞《鹿鳴》之歌,忠孝之行不勸,亦縣之恥也?!?清 陳夢雷 《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》:“王風既降,圣教莫修,忠孝情衰,廉恥道喪?!?/p>
方回名句,讀太原王氏家記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