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紹曇《達磨贊》:
殫千金產(chǎn)學屠龍,袖隱吹毛不露鋒。
洎見真龍元不識,郎忙航葦去無蹤。
注釋參考
龍元
見“ 龍圓 ”。
不識
(1).不知道,不認識。《詩·大雅·皇矣》:“不識不知,順帝之則?!?鄭玄 箋:“其為人不識古,不知今,順天之法而行之者?!?唐 韓愈 《閔己賦》:“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,涉大水之漫漫?!?魯迅 《<集外集>序言》:“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的我的幼稚,而且近乎不識羞?!?/p>
(2).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。指誤殺。《周禮·秋官·司刺》:“壹宥曰不識?!?鄭玄 注:“識,審也。不審,若今仇讎當報甲,見乙,誠以為甲而殺之者?!?/p>
航葦
《詩·衛(wèi)風·河廣》:“誰謂河廣,一葦杭之?!?高亨 注:“杭,通‘航’,渡河。”后遂以“航葦”指小舟。 唐 獨孤及 《將還越留別豫章諸公》詩:“他時相憶雙航葦,莫問 吳 江深不深?” 元 張寧 《云溪秋泛圖為閻國寶賦》詩:“幽人航葦迷遠近,思致偃蹇無容攀?!?/p>
無蹤
見“ 無蹤 ”。
亦作“ 無蹤 ”。沒有蹤跡或蹤影。 唐 張喬 《送僧雅覺歸東?!吩姡骸傍B行來有路,帆影去無蹤?!?宋 惠洪 《效李白湘中體》詩:“雁字初成春有信,煙鬟空好雨無蹤。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四:“﹝ 張寅 ﹞被惡宦謀財害命……尸首無蹤,滔天大變,萬古奇冤?!?/p>
釋紹曇名句,達磨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