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年進士今丞相,六館諸生舊講徒
出自宋代項安世《送樓國正罷荊幕東歸》:
一江秋水散芙渠,笑賣扁舟下五湖。
北學自憐非楚產(chǎn),東歸安得與公俱。
同年進士今丞相,六館諸生舊講徒。
朱橘白魚留不住,洞庭橙熟有新鱸。
注釋參考
同年
同年 (tóngnián) the same age;the same year 相同的年份 同年出生 b 〈方〉∶年紀相同 科舉考試同榜考中的人 having passed 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in the same year 同年曰君賜不可違?!巍?司馬光《訓儉示康》進士
進士 (jìnshì) 隋唐科舉考試設(shè)進士科,錄取后為進士。明清時稱殿試考取的人 a successful candidate in the highest imperial examinations丞相
丞相 (chéngxiàng) 古代輔佐君主治理國家政務(wù)的職位最高的大臣 prime minister六館
(1).國子監(jiān)之別稱。 唐 制,國子監(jiān)領(lǐng)國子學、太學、四門、律學、書學、算學,統(tǒng)稱六館。 宋 元 以后,漸加合并,以至僅存國子一學,但后世仍以六館指國子監(jiān)。 唐 韓愈 《太學生何蕃傳》:“於是太學六館之士百餘人,又以 蕃 之義行,言於司業(yè) 陽先生 城 ,請諭留 蕃 ?!?明 宋濂 《送國子正蘇君還金華山中序》:“ 平仲 將行,率六館之士祖餞於 龍江 之上。” 清 馮桂芬 《改建正誼書院記》:“書院始於 唐明皇 建麗正書院。蓋六館之屬,與今書院異?!?/p>
(2).謂 清 之實錄館、文穎館、國史館、四庫全書館、四庫會要館、內(nèi)廷方略館。 清 梅曾亮 《光祿大夫經(jīng)筵講官禮部尚書李公墓碑》:“輶車風馳,入我包匭,成均大師,六館詠歌?!?/p>
諸生
諸生 (zhūshēng) 明代稱考取秀才入學的生員為諸生 a student called a scholar who went to school in the Ming Dy- nasty 諸生學于太學。——明· 宋濂《送東陽馬生序》 諸生許用德。——清· 邵長蘅《青門剩稿》項安世名句,送樓國正罷荊幕東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