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劉叉《作詩》
作詩無知音,作不如不作。未逢賡載人,此道終寂寞。
有虞今已歿,來者誰為托。朗詠豁心胸,筆與淚俱落。
注釋參考
朗詠
高聲吟誦。《文選·孫綽<游天臺山賦>》:“凝思幽巖,朗詠長川?!?李周翰 注:“朗,高也。凝思坐於幽巖,高詠臨於長川?!?唐 王勃 《上巳浮江宴序》:“方披襟朗詠,餞斜光於碧岫之前;散髮高吟,對明月於青溪之下。” 元 于立 《春游天湖》詩:“朗詠《招隱》作,悲吟《黃竹》章。”
心胸
心胸 (xīnxiōng) 猶“心中”,“內心” breadth of mind劉叉名句,作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遠老惠雪中觀梅詩次韻以謝——— 吳芾〔宋代〕
- 送殷四葬(一作哭殷遙)——— 王維〔唐代〕
- 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雨中游包山精舍——— 陸龜蒙〔唐代〕
- 鄭子真——— 徐鈞〔宋代〕
- 破北虜太和公主歸宮闕——— 許渾〔唐代〕
- 題龍門堰西澗——— 白居易〔唐代〕
- 吟詩——— 姜特立〔宋代〕
- 答友——— 王令〔宋代〕
- 紹興以后祀感生帝十六首——— 佚名〔宋代〕
- 三日侍華光殿曲水宴代人應詔詩 五——— 謝朓〔南北朝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