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趙蕃《次韻李子永見貽》:
何能辛苦嘆人窮,況復(fù)經(jīng)行覓句工。
平日相思在天末,今年遠別遂湘中。
饑寒似我誰驅(qū)近,人物如公孰長雄。
蕙帳山人久寂寞,曾何臺省欠諸公。
注釋參考
辛苦
辛苦 (xīnkǔ) 原指味道辛辣而苦,比喻艱難困苦 pungent;hard;toilsome 辛苦遭逢?!巍?文天祥《過零丁洋》況復(fù)
亦作“況復(fù)”。1.更加;加上。 隋煬帝 《白馬篇》:“本持身許國,況復(fù)武功彰?!?唐 杜甫 《寄杜位》詩:“干戈況復(fù)塵隨眼,鬢髮還應(yīng)雪滿頭。” 明 梁辰魚 《于虎丘殿階遇張月容》曲:“眼波橫,況復(fù)香肩偷憑?!?/p>
(2).何況,況且?!蛾悤そ倐鳌罚骸皼r復(fù)才未半古,尸素若茲。” 唐 馬總 《意林·傅子》:“蜘蛛作羅,蜂之作窠,其巧亦妙矣,況復(fù)人乎?” 唐 劉駕 《寄遠》詩:“得書喜猶甚,況復(fù)見君時?!?/p>
(3).仿佛,好像。 唐 寒山 《詩》之一三四:“呼之迴面視,況復(fù)不相識?!?/p>
經(jīng)行
經(jīng)行 (jīngxíng) 佛教徒因養(yǎng)身散除郁悶,旋回往返于一定之地叫“經(jīng)行” follower of Buddhism go around a place for resting,etc. 雁蕩經(jīng)行云漠漠?!?宋· 沈括《夢溪筆談》覓句
亦作“覔句”。指詩人構(gòu)思、尋覓詩句。 唐 杜甫 《又示宗武》詩:“覓句新知律,攤書解滿牀?!?宋 計有功 《唐詩紀(jì)事·劉昭禹》:“﹝ 劉昭禹 ﹞嘗與人論詩曰:‘五言如四十箇賢人,著一字如屠沽不得;覔句者,若掘得玉合子,底必有蓋。但精心求之,必獲其寶。’” 宋 楊萬里 《和祝汝玉作舉子語之句》:“詞場君擅傾城色,詩社儂凋覓句鬚?!?/p>
趙蕃名句,次韻李子永見貽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但印香嚴(yán)本寂,不必叢林徧參作者:黃庭堅作品:有聞帳中香以為熬蝎者戲用前韻二首
- 時復(fù)論功不汝遺,異時謹事東籬菊。作者:蘇軾作品: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詩贈錄呈廣倅蕭大夫
- 更賜環(huán)促召,中書入令,作汾陽郭作者:翁溪園作品:水龍吟(代壽制師賈參政)
- 霜壓楚蓮秋后折,雨催蠻酒夜深酤作者:羅隱作品:寄徐濟進士(一本題下無進士二字)
- 喧嘩少所便,寂寞今有味
- 胡笳怨兮將送君,秦山遙望隴山云作者:岑參作品:胡笳歌,送顏真卿使赴河隴
- 先生醉也,童子扶者。作者:曹德作品:三棒鼓聲頻·題淵明醉歸圖
- 元戎下分庭,百吏群趨廡
- 未有子之孝,而公不用情作者:林同作品: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韓愈
- 黃圖此日論形勝,慚愧頻叨侍從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