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王維《桃源行》:
漁舟逐水愛山春,兩岸桃花夾古津。
坐看紅樹不知遠,行盡青溪忽值人。
山口潛行始隈隩,山開曠望旋平陸。
遙看一處攢云樹,近入千家散花竹。
樵客初傳漢姓名,居人未改秦衣服。
居人共住武陵源,還從物外起田園。
月明松下房櫳靜,日出云山雞犬喧。
驚聞俗客爭來集,競引還家問都邑。
平明閭巷掃花開,薄暮漁樵乘水入。
初因避地去人間,及至成仙遂不還。
峽里誰知有人事,世中遙望空云山。
不疑靈境難聞見,塵心未盡思鄉(xiāng)縣。
山洞無論隔山水,辭家終擬長游衍。
自謂經過舊不迷,安知峰壑今來變。
當時只記入山深,青溪幾度到云林。
春來遍是桃花水,不辨仙源何處尋。
注釋參考
桃花水
(1).亦作“ 桃華水 ”。即春汛。《漢書·溝洫志》:“來春桃華水盛,必羨溢,有填淤反壤之害?!?顏師古 注:“《月令》:‘仲春之月,始雨水,桃始華?!w桃方華時,既有雨水,川谷冰泮,眾流猥集,波瀾盛長,故謂之桃華水耳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白秋練》:“至次年桃花水溢,他貨未至,舟中物當百倍於原直也?!?/p>
(2).草果名。 清 楊賓 《柳邊紀略》卷三:“桃花水,草本,狀若楊梅而無核,色紅味甘,質輕脆,過手即敗矣?!?/p>
(3).詞牌《訴衷情》的異名。因 前蜀 毛文錫 詞有“桃花流水漾縱橫”而得名。 宋 辛棄疾 《生查子》詞:“非鬼亦非仙,一曲《桃花水》?!眳㈤啞对~譜》卷二。
仙源
(1).道教稱神仙所居之處。《云笈七籤》卷二七:“福地第四曰東仙源,福地第五曰西仙源,均在 臺州 黃巖縣 屬地?!?/p>
(2).特指 晉 陶淵明 所描繪的理想境地桃花源。 唐 王維 《桃源行》:“春來遍是桃花水,不辨仙源何處尋?!?/p>
(3).借指風景勝地或安謐的僻境。 明 顧大典 《青衫記·郊游訪興》:“花光艷,草色新,且停驂向仙源問津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避亂》詩之一:“白云護仙源,劫灰應不擾?!?/p>
何處
哪里,什么地方?!稘h書·司馬遷傳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節(jié),怯夫慕義,何處不勉焉!” 唐 王昌齡 《梁苑》詩:“萬乘旌旗何處在?平臺賓客有誰憐?”《宋史·歐陽修傳》:“ 脩 論事切直,人視之如仇,帝獨奬其敢言,面賜五品服。顧侍臣曰:‘如 歐陽脩 者,何處得來?’” 茅盾 《一個女性》五:“但是何處有愛呢?何處是愛呢?”
王維名句,桃源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