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紱即當隨彩鹢,青春不假報黃牛。
出自唐朝杜甫《舍弟觀赴藍田取妻子到江陵,喜》
汝迎妻子達荊州,消息真?zhèn)鹘馕覒n。鴻雁影來連峽內(nèi),
鶺鴒飛急到沙頭。峣關(guān)險路今虛遠,禹鑿寒江正穩(wěn)流。
朱紱即當隨彩鹢,青春不假報黃牛。
馬度秦關(guān)雪正深,北來肌骨苦寒侵。他鄉(xiāng)就我生春色,
故國移居見客心。剩欲提攜如意舞,喜多行坐白頭吟。
巡檐索共梅花笑,冷蕊疏枝半不禁。
庾信羅含俱有宅,春來秋去作誰家。短墻若在從殘草,
喬木如存可假花。卜筑應(yīng)同蔣詡徑,為園須似邵平瓜。
比年病酒開涓滴,弟勸兄酬何怨嗟。
注釋參考
朱紱
(1).古代禮服上的紅色蔽膝。后多借指官服。《易·困》:“困于酒食,朱紱方來。利用享祀,征兇無咎?!?程頤 傳:“朱紱,王者之服,蔽膝也?!薄稘h書·韋賢傳》:“黼衣朱紱,四牡龍旂?!?南朝 陳 徐陵 《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》:“黑貂朱紱,王侯滿筵。” 唐 杜牧 《書懷寄中朝往還》詩:“朱紱久慚官借與,白頭還嘆老將來?!?宋 王安石 《致仕虞部曲江譚君挽辭》:“它日白衣霄漢志,暮年朱紱水云身?!?/p>
(2).指做官。 唐 陳子昂 《暉上人房餞齊少府使入京府序》:“青霞路絶,朱紱途遙。”《古今小說·吳保安棄家贖友》:“臣今幸沾朱紱,而 保安 子 天祐 ,食藿懸鶉,臣竊愧之。”
(3).古代系佩玉或印章的紅色絲帶。《文選·曹植<責躬>詩》:“冠我玄冕,要我朱紱?!?李善 注:“《禮記》曰:‘諸侯佩山玄玉而朱組綬。’《蒼頡篇》曰:‘紱,綬也。’” 唐 康駢 《劇談錄·狄惟謙請雨》:“特頒朱紱,俾耀銅章。”
彩鹢
鹢,一種水鳥。古代常在船頭上畫鹢,著以彩色,因亦借指船。 南朝 梁 劉孝綽 《釣竿篇》:“釣舟畫彩鷁,漁子服冰紈?!?唐 李嶠 《汾陰行》:“櫂歌微吟彩鷁浮,簫鼓哀鳴白云秋。” 明 朱鼎 《玉鏡臺記·閨思》:“錦纜云帆,彩鷁如飛箭。”
彩舟。鷁,水鳥名,古代常畫鷁于船首,故稱。 南朝 陳 張正見 《上之回》詩:“風烏繞鳷鵲,綵鷁照 昆明 。” 唐 李白 《涇川送族弟錞》詩:“中流漾綵鷁,列岸叢金羈。” 明 何景明 《餞子容》詩:“綵鷁春湖色,驪駒白玉珂?!?清 鈕琇 《觚賸·秋燈》:“土風又見賽秋燈,龍舟綵鷁相夸競?!?/p>
青春
青春 (qīngchūn) 青年時代 youth 壯麗的青春 也用于比喻 百年老廠恢復了青春 指少年、青年人的年齡 age 青春幾何 春天草木茂盛呈青蔥色,所以春天稱青春 spring 青春作伴好還鄉(xiāng)?!啤?杜甫《聞官軍收河南河北》不假
(1).不借用。 三國 魏 嵇康 《與山巨源絕交書》:“ 仲尼 不假蓋於 子夏 ,護其短也。” 隋 王通 《中說·王道》:“子之家六經(jīng)畢備,朝服祭器不假?!?阮逸 注:“不假借?!?/p>
(2).不需要;不憑藉。 晉 陸機 《演連珠》之三十八:“是以王鮪登俎,不假吞波之魚;蘭膏停室,不思銜燭之龍?!?宋 司馬光 《伏蒙留守相公賜示陪太師》詩:“相國火城光滿路,夜歸不假玉蟾圓?!?明 宋應(yīng)星 《天工開物·崖鹽》:“其巖穴自生鹽,色如紅土。恣人刮取,不假煎煉?!?魯迅 《華蓋集·補白一》:“但不以實力為根本的民氣,結(jié)果也只能以固有而不假外求的天靈蓋自豪,也就是以自暴自棄當作得勝。”
(3).確實;真的。
黃牛
(1) [ticket monger]∶票販子,以hei{1-1}市價格倒賣證券、外匯、車票、船票、影劇票的人
(2) [one who break one's promise]∶食言、失信的人
老宋臨時黃牛了
詳細解釋(1).牛的一種。角短,皮毛黃褐色,或黑色,也有雜色的。常用來耕地或拉車。肉可食,皮可制革?!兑住みq》:“執(zhí)之用黃牛之革?!薄妒酚洝で乇炯o》:“乃用駵駒、黃牛、羝羊各三,祠上帝 西畤 。”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六回:“一頭黃牛,一匹蔥白叫驢,都在空槽邊拴著?!?/p>
(2).車名。 唐 王勃 《春思賦》:“向夕 天津 洛橋 暮,爭驅(qū)紫燕黃牛度?!?蔣清翊 注:“黃牛,車名?!稘h書·外戚傳》:‘ 王媼 隨使者詣闕時,乘黃牛車。’”
(3). 長江 的峽名。因山石如黃牛得名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江水二》:“又東逕 黃牛山 下……此巖既高,加江湍紆迴,雖途逕信宿,猶望見此物。故行者謡曰:‘朝發(fā) 黃牛 ,暮宿 黃牛 。’” 唐 杜甫 《獨坐》詩之二:“ 白狗 斜臨北, 黃牛 更在東?!?清 黃遵憲 《下水船歌》:“百丈橫牽上瀨舟,三朝三暮見 黃牛 ?!?/p>
(4).方言。比喻不負責任或指責任心很差說話不兌現(xiàn)的人。 周而復 《上海的早晨》第四部十四:“她在棉紡織業(yè)同業(yè)公會是認真負責辦事的,凡事只要經(jīng)過她的手,總有著落的,怎么說是黃牛?”
(5).方言。指搞倒賣、搶購等而從中取利的人。
杜甫名句,舍弟觀赴藍田取妻子到江陵,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