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洋《次蘋字韻即事》:
飄零何處是通津,陸有飛蓬水有蘋。
賦稟但隨升斗祿,姓名常后百千人。
趨炎未肯施先足,耐冷何須便曲身。
祗有鳴堝恐難繼,此心端欲避芳塵。
注釋參考
趨炎
(1).喜暖;奔向火焰。 宋 梁棟 《黃葵》詩:“九夏不趨炎,三月不爭春?!?元 薩都剌 《燈蛾來》詩:“平生不傍太陽里,何故趨炎來就死?!?清 褚人穫 《堅瓠六集·慢亭仙》:“芙蓉不耐九秋霜,菡萏趨炎怯晚妝?!?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補編·無題》:“蟲的撲燈,有人說是慕光,有人說是趨炎,有人說是為xing{1~1}欲,都隨便,我只愿他不要只是繞圈子就好了?!?/p>
(2).比喻趨附權(quán)勢。 明 楊珽 《龍膏記·修郄》:“俺老爺一生嗜利,半世趨炎……向來奉承 元相公 ,甘為鷹犬;近日結(jié)交 常僕射 ,託為心腹?!?清 梁紹壬 《論交》詩之八:“貧士好趨炎,其見固可鄙。”
何須
猶何必,何用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野田黃雀行》:“利劍不在掌,結(jié)友何須多?” 唐 封演 《封氏聞見記·敏速》:“宰相曰:‘七千可為多矣,何須萬?’” 宋 賀鑄 《臨江仙》詞:“何須繡被,來伴擁蓑眠?” 魯迅 《華蓋集·導(dǎo)師》:“青年又何須尋那掛著金字招牌的導(dǎo)師呢?”
王洋名句,次蘋字韻即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