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郎織女涉清淺,支機(jī)石上今何年
出自宋代汪元量《七月初七夜渡黃河》:
長河界破東南天,怒濤日夜如奔川。
此行適逢七月夕,妖氛散作空中煙。
牛郎織女涉清淺,支機(jī)石上今何年。
揚(yáng)帆一縱萬里目,身世恍若槎中仙。
仰看銀河忽倒瀉,月明風(fēng)露何娟娟。
狂來拔劍斫河水,欲與祖逖爭雄鞭。
扣舷把酒酹河伯,低頭細(xì)看河清漣。
平生此懷具已久,到此欲說空回旋。
嗟予不曉神靈意,咫尺雷雨心茫然。
注釋參考
牛郎織女
牛郎織女 (niúláng-zhīnǚ) 比喻夫婦分居兩地 the cowherd in the legend “the Cowherd and the Girl Weaver” 成語解釋牛郎織女為神話人物,從牽牛星、織女星的星名衍化而來。比喻分居兩地的夫妻。也泛指一對(duì)戀人。牛郎織女出處《古詩十九首》:“迢迢牽牛星,皎皎河漢女。纖纖擢素手,札札弄機(jī)杼。終日不成章,泣涕零如雨。河漢清且淺,相去復(fù)幾許?盈盈一水間,脈脈不得語?!笔褂美鋰L筆唐人《七夕》詩,詠牛郎織女,皆作會(huì)別可憐之語,殊失命名本旨。★清·鄭燮《范縣署中寄余弟墨粉四書》清淺
(1).謂清澈不深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從斤竹澗越嶺溪行》詩:“蘋蓱泛沉深,菰蒲冒清淺?!?宋 王安石 《蒲葉》詩:“蒲葉清淺水,杏花和暖風(fēng)?!?明 王問 《自山中泛湖歸》詩:“川涂風(fēng)浪平,沿流弄清淺。” 田漢 《江漢漁歌》第五場:“ 大別山 頭掛夕陽, 月湖 清淺翻鴛鴦?!?/p>
(2).淺顯;不深?yuàn)W。 南朝 梁 鍾嶸 《詩品》卷中:“ 宋 豫章 太守 謝瞻 ……詩,其源出於 張華 。才力苦弱,故務(wù)其清淺,殊得風(fēng)流媚趣。” 陳毅 《湖海詩社開征引》:“ 元 白 自清淺, 劉 陸 但恣肆?!?/p>
(3).指銀河。 唐 李白 《游太山》詩之六:“舉手弄清淺,誤攀 織女 機(jī)。” 王琦 注:“《古詩》:‘河漢清且淺?!?唐 孟郊 《古意》詩:“未得渡清淺,相對(duì)遙相望。”
支機(jī)石
傳說為天上織女用以支撐織布機(jī)的石頭?!短接[》卷八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集林》:“昔有一人尋 河 源,見婦人浣紗,以問之,曰:‘此天河也。’乃與一石而歸。問 嚴(yán)君平 ,云:‘此支機(jī)石也。’”一說,其人為 漢 代 張騫 ,謂 騫 奉命尋找 河 源,乘槎經(jīng)月亮至天河,在月亮見一女織,又見一丈夫牽牛飲河,織女取支機(jī)石與 騫 。見 宋 周密 《癸辛雜識(shí)前集》引 南朝 梁 宗懍 《荊楚歲時(shí)記》。 唐 宋之問 《明河篇》:“更將織女支機(jī)石,還訪 成都 賣卜人。” 明 何景明 《七夕》詩:“乘槎莫問支機(jī)石,河漢年年此夜陰?!?清 趙翼 《夜坐》詩:“浪説支機(jī)石,誰乘犯斗槎?”亦省作“ 支機(jī) ”、“ 支石 ”。 唐 任希古 《和長孫秘監(jiān)七夕》詩:“空接 靈臺(tái) 下,方恧辨支機(jī)?!?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量移》:“知甚日菱花重照,知甚支石還投。” 明 張煌言 《冰槎集引》:“昔之乘槎者,或?yàn)榭托嵌付放?,或入女宿而得支機(jī)。”
汪元量名句,七月初七夜渡黃河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