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文珦《不屈》:
屈身必受制,屈志必違仁。
受制已則辱,違仁首則屯。
身志兩不辱,度幾德之純。
以此率其性,乾坤一閑人。
注釋參考
屈身
(1).降低身份;委屈自身。《史記·樂毅列傳》:“ 燕國 小,辟遠,力不能制,於是屈身下士,先禮 郭隗 以招賢者?!?宋 秦觀 《王儉論》:“ 宋 初受命, 陶潛 自以祖 侃晉 世宰輔,恥復屈身,投劾而歸,躬耕於 潯陽 之野。”《三國演義》第十五回:“ 玄德 曰:‘屈身守分,以待天時,不可與命爭也?!?/p>
(2).彎腰(行禮)?!秊in{1*1}瓶{1*1}梅詞話》第三回:“這 西門慶 連忙向前,屈身道唱諾?!薄肚皾h演義》第二六回:“﹝ 英布 ﹞只得向前通名,屈身行禮?!?/p>
受制
受制 (shòuzhì) 受控制 be controlled 受制于人不免被動 受害;遭罪 suffer屈志
謂曲意遷就,抑制意愿?!冻o·九章·思美人》:“欲變節(jié)以從俗兮,媿易初而屈志。”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:“ 李弘度 常嘆不遇, 殷揚州 知其家貧,問:‘君能屈志百里不?’” 南朝 梁武帝 《征庾詵庾承先詔》:“勒州縣時加敦遣,庶能屈志,方冀鹽梅?!?鄒魯 《丁未鎮(zhèn)南關之役》:“然時不我與,屈志事仇,食其祿有年矣?!?/p>
釋文珦名句,不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